-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PPT
(一)疫情发现 中小学应建立并落实“晨检”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健康状况的监测。晨检应在学校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的指导下,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及时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如发热、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咳嗽、皮肤和粘膜出血点或瘀斑等)以及可疑传染病患者(请病假的学生应追查病因),应及时报告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进行排查,以确保做到早发现。另外,学校应教育学生进行自我观察,如有发热、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咳嗽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告诉家长或教师,以确保早发现、早治疗。 (二)疫情报告 当在同一班级、同一楼层或同一宿舍里短期内出现多个学生发热、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咳嗽、皮肤和粘膜出血点或瘀斑等症状时,应高度注意是否为传染病流行的前驱症状。班主任或教师、宿舍管理员等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学校的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必须在第一时间向所在地卫生院防疫专干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教育局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发病时间、发病地点、发病人数、主要症状、密切接触者、已采取的措施等。教育局接到疫情报告后,应及时报告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局,重大疫情要向当地政府报告。 * * 呼吸道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青铜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张淑兰 一、概述 呼吸道传染病是借空气飞沫传播,经呼吸道侵入的一类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为起病急,症状明显,有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肌肉酸痛及食欲不振等。多数病人有轻重不一的喷嚏、鼻塞、流涕、咽痛及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本类常见传染病有水痘、风疹、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流行性感冒、猩红热、白喉、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学生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学校又是这些易感人群聚集的场所,一旦有传染源的传入,即可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学生中造成疫情扩散。 传染性疾病 概念 由病原体(病毒、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真菌、寄生虫等)感染机体后所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可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 传染病流行过程 传染源 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传染病的病人 病原携带者 受感染的动物 传播途径 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侵入宿主之前,在外环境中停留和转移所经历的全过程 人群易感性 人群易感性: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某种传染病的易感程度 二、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1 、水痘 水痘的防治知识.ppt 2、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角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 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 一旦发现腮腺炎,患儿应立即隔离,卧床休息。饮食宜软、易消化,避免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因为这些食物易刺激唾液腺分泌,导致局部疼痛加剧。要多饮开水,保持口腔清洁,也可用复方硼砂溶液漱口。肿胀部位可用中药外敷,取青黛15克,或中成药如意金黄散15克,用水调匀即可。外敷后可减少局部疼痛,帮助消肿。同时还可服板蓝根冲剂。 一旦小儿得了腮腺炎,应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才可入托或上学,以免传染给其他小儿。由于腮腺炎容易在托幼机构中流行,因此若发现患儿,应加强晨检工作,对可疑患儿有接触的小朋友,应观察21天,同时预防性口服板蓝根冲剂。一般连续3-5天。有一点要注意,丙种球蛋白对腮腺炎无预防作用。 大量的腮腺炎病毒通过唾沫散布在空气中 发热 头痛 腮部疼痛,咀嚼时加剧 病人腮部肿大 呕吐 3、风疹 风疹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由于风疹的疹子来得快,去得也快,如一阵风似的,“风疹”也因此得名。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病毒存在于出疹前5~7天病儿唾液及血液中,但出疹2天后就不易找到。风疹病毒在体外生活力很弱,但传染性与麻疹一样强。一般通过咳嗽、谈话或喷嚏等传播。本病多见于1~5岁儿童,6个月以内婴儿因有来自母体的抗体获得抵抗力,很少发病。一次得病,可终身免疫,很少再次患病。 风疹从接触感染到症状出现,要经过14~21天(平均18天)。病初1~2天症状很轻,可有低热或中度发热,轻微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咽痛和眼发红等轻度上呼吸道症状。病人口腔粘膜光滑,无充血及粘膜斑,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伴轻度压痛。通常于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先从面颈部开始,在24小时蔓延到全身。皮疹初为稀疏的红色斑丘疹,以后面部及四肢皮疹可以融合,类似麻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