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传染病预防及控制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及控制PPT

休克型 突然寒战、高热、头痛、呕吐 数小时内瘀斑迅速增多扩大融合,出现循环衰竭 多无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多正常 有DIC实验证据 暴发型流脑临床表现 脑膜脑炎型 发病后意识障碍加深,迅速陷入昏迷,频繁抽搐 锥体束征阳性。 BP增高,颅压增高,重者脑疝、呼吸衰竭 暴发型流脑临床表现 3.混合型 同时有上述两型表现,最严重 暴发型流脑临床表现 瘀点瘀斑迅速增多 瘀斑好转结痂 瘀点瘀斑迅速增多 大瘀斑中央坏死部位可形成溃疡,后结痂而愈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自限性呼吸道传染病,可引起全身性感染,临床上以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较突出表现。 腮腺炎病毒除侵犯腮腺外,尚能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 潜伏期一般2~3周,部分病例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期症状,一般持续数小时到两天后,约有60%发生腮腺肿胀,起病大多较急,腮腺常一侧先肿大,同时伴有发烧、头痛及食欲不佳等全身症状,一侧腮腺肿胀以耳垂前下为中心逐渐向四周扩大,局部疼痛,过敏,开口及咀嚼时胀痛较明显,吃干硬或酸味食物使唾液大量分泌时,胀痛更为显著。 患上流行性腮腺炎最大的特征是耳下及下巴周围会肿胀。    通常一侧腮腺肿大后2~4日又累及对侧(也可双侧同时肿胀),双侧肿胀者占40%一60%,约以2~3日肿胀达高峰,再持续4~5日以后肿胀逐渐消退,肿胀全程约7—12日。 腮腺管中有红肿,但用压舌板沿腺管挤压时,无脓性分泌物。 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临床表现 1、潜伏期:一般1-3天,通常在7天以内。 2、临床症状: 急性起病,主要为发热,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热程1-7天,一般2-3天。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重症患者可出现肺炎、ARDS、肺出血、胸腔积液、败血症、休克等 疫情报告 传染病防治法有关条款 第十七条 国家建立传染病监测制度。 第十九条 国家建立传染病预警制度。 第十八条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履行下列职责:….负责本地区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 第三章 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 传染病信息的报告 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 报告病种 报告程序与方式 报告时限 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卫生检疫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义务报告人:《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报告病种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甲、乙、丙类传染病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报告程序与方式 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传染病病例的报告卡由首诊医生或其它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现场调查时发现的传染病病例,由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现场调查人员填写报告卡。 从户籍—常驻地---现住址报告 报告方式 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网络直报,没有条件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在规定时限内将传染病报告卡报告本行政区域内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乡(镇、社区)医疗机构负责收集和报告本区域内传染病信息。 报告时限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发现其它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报告。同时,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疫情报告单位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尚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寄送传染病报告卡。 报告时限 对其它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疫情报告单位应于6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