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随笔两则
●刘慈欣
《三体》英文版后记
童年的一个夜晚在我的记忆中深刻而清晰 :我站在一个池塘边,
那池塘位于河南省罗山县的一个村庄前,那是我祖辈生活的村庄。旁
边还站着许多人,有大人也有小孩 ,我和他们一起仰望着晴朗的夜空,
漆黑的天幕上有一个小星星缓缓飞过。那是中国刚刚发射的第一颗人
造卫星 “东方红一号”,那是 1970年4月25日,那年我7岁。
这时距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太空已经 13年了,距第一名宇
航员飞出地球也有 9年 ,而就在一个星期前 ,阿波罗 13号飞船刚刚
从险象环生的登月飞行中返回地球。
但这些我都不知道,我看着那颗飞行的小星星,心中充满了不可
名状的好奇和向往,而与这些感受同样记忆深刻的,是我肚子 中的饥
饿。当时这个地区很贫穷,饥饿伴随着每一个孩子,而我还算是比较
幸运的,因为我脚上穿着鞋,站在旁边的小伙伴们大部分光着脚,有
的小脚上冬天留下的冻疮还没好。在我的身后 ,村中的破旧的茅草房
中透出煤油灯昏暗的光,这个村子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还没有通电。
旁边的大人们说,人造卫星和飞机可不一样,它是在地球之外飞。
那时大气还没有被工业粉尘所污染,星空清澈明亮,银河清晰可见,
在我的感觉中,那满天的群星距离我们并不比那颗移动的小星星远多
少,所以我觉得它是在星星间飞行 ,甚至担心它穿越那密密麻麻的星
群时会撞上一颗。
那时我不在父母身边,他们在上千公里外的山西省的煤矿工作,
40 圜蹑翳 l2015N0.o2
几年前,在我更小的时候,那里是 “文革” 洪水过后不久我又回了一趟老家,看到漫山
中各派别武斗的重灾区,我记得夜里的枪声, 遍野的灾民,当时有世界末El的感觉。
记得街上驶过的大卡车,车上挤满了带枪的 就这样 ,人造卫星、饥饿、群星、煤油灯、
人,他们的胳膊上都有红袖章……但那时我 银河、 “文革”武斗、光年、洪灾……这些相
太小了,不知道这些画面是真实的记忆还是 距甚远的东西混杂纠结在一起,成为我早年
后来的幻觉。不过有一点是真实的 :当时矿 的人生,也塑造了我今天的科幻小说。
上的环境不安全,加上父母受到 “文革”的 作为一个科幻迷出身的科幻作家,我写
冲击 ,只好把我送回河南的农村老家,看到 科幻小说的目的不是用它来隐喻和批判现实,
人造卫星的时候,我在这里已经待了3年多。 我感觉科幻小说的最大魅力,就是创造 出众
直到几年后,我才知道了那颗人造卫星 多的现实之外的想象世界。我一直认为,人
与其他星星的距离。那时我看了一本叫 《十万 类历史上最伟大最美妙的故事,不是吟诵诗
个为什么》的书,是当时中国流行的一套科 人唱出来的,也不是剧作家和作家写出来的,
普丛书,我看的是天文卷。从书中我第一次 这样的故事是科学讲出来的,科学所讲的故
知道了光年的概念。在这之前已经知道光一 事,其宏伟壮丽、曲折幽深、惊悚诡异、恐
秒钟能够绕地球跑 7圈半,而以这骇人的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