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饶宗颐先生与《黄岐山记》
饶宗颐先生与《黄岐山记》
史海文苑
饶宗颈先生与《黄歧山记》
◇徐光华
2oo1年初秋的一天.中共揭阳市委常委,宣
传部长李衍平同志叫我到他办公室,说有要事.
我到他办公室刚坐下,李常委便把话闸打开:揭
阳名胜古迹黄岐山,近期经市政府大举修葺,已
告一段落.为使古迹重焕光彩,市有关部门拟征
文《黄岐山记》,届时将石刻于黄岐山,使《黄岐
山记》与黄岐山永远共存,同放异彩.今天找你,
是希望通过潮学研究的方方面面渠道,恭请国际
汉学大师,潮学研究的发起者饶宗颐先生,为我
们撰写《黄岐山记》.
我通过友人郭伟川先生(饶公之弟子)联络,
不久,我接到伟川君的来信,他在信中说……
当我向饶先生说出个意思时,饶先生当即答:
好.我对揭阳甚有感情.并约郭伟川君届时重
游揭阳黄岐山,俾亲睹古迹胜概,以发其思古
之幽情.
饶公对揭阳这么有感情是有历史渊源的.
第一,饶公亲撰《郭之奇年谱》.抗日战争时
期,饶公随汕头沦陷区部分当局官员及名贤撤至
揭阳,在揭居住了一段时间,期间曾访问榕城东
门郭之奇故居金马玉堂,并亲睹其郭氏族谱.故
对郭氏家世甚详,使之得以撰成《郭之奇年谱》.
饶公曾说,他一生只为两个人撰写年谱,一为郭
之奇.一为薛中离,两人皆为揭阳籍.
其二.抗战时期.揭阳由于有大脊岭这一天
然屏障.又有地方守军独立20旅张寿部死守.故
未被日寇攻占,使揭阳成为潮汕的大后方.斯时.
沦陷区大批商贾,军政要员及其家属,文士贤人
先后进入揭阳避难.时有国民党汕头市党部秘书
长陈伟烈,党部要员陈特向,汕头光华日报社社
长陈亦修以及饶宗颐先生,蔡起贤先生等也随之
来揭.饶公到揭阳之时.正是1943年揭阳米荒年.
但他印象最深的是:在如此兵荒马乱之年代.在
霍乱加上米荒的揭阳.时任揭阳县县长的陈暑木
72一
2007/1
却对地方历史文化十分重视,组织成立揭阳县
文献委员会.饶宗颐先生等40人为委员.同时四
处张贴《征集文物启事》,并委托饶宗颐先生组织
编辑,出版《文献》一书.同年8月1日,《文献》
(创刊号)一书出版.该书为大16开本,55页,总
字数约8万.《发刊辞》由县长陈暑木所撰.直至
几年前.饶公还念念不忘当时在揭阳编印的这本
《文献》.
其三,1946年,饶公任汕头市潮州修志馆总
纂.对潮属各县地下出土的史前石器文物甚为重
视,特别对揭阳河婆,五经富及黄岐山等地的史
前遗址更为关注.1948年4月5日,饶公与地质学
家林焘六,揭阳真理中学校长林越,修志馆同仁
吴珏前往揭阳黄岐山进行田野考古,发现了石镞,
石斧,石磷及陶片等.两个月后,饶公又和修志
馆林德侯与中央地质研究所陈恺再次到黄岐山,
收获甚丰.饶公经过综合潮汕各县考古情况,写
成《韩江流域史前遗址及其文化》一书,此书成
为当时全省第一本考古学专着.该书问世后,引
起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纷纷来函咨询.②
由于饶公对黄岐山多次勘踏.尔后撰文云:
小有洞天在侣云庵左,僧寂升出之榛莽中,岩石
青古,中有一隙,斜通上界,其下可坐数人.石
罅外镌小有天三字,雨后乃现,晴明不能辩.
相传秦汉岩居也.③当时饶公断言:秦汉时揭
阳有人岩居,则黄岐山史前文化.可远推至秦汉
以前当有可能.④
在写《黄岐山记》前,饶宗颐先生在市领导
的陪同下,浏览了揭阳黄岐山.之后.写下全文:
黄岐山距揭阳城十里,高二百丈.周围五十
五里.其脉来自马鞍山,土色黄,故以为名.是
山因明季县令冯元飚营其妾月容墓.复构侣云庵
于侧,铸钟镌铭,郭之奇和其诗而记之,谓情缘
为天地气机,绸缪呵护,终古不可磨灭.其事益
大着闻于闾里.至今为人乐道不衰.然是山蟠幽
而踞阻.群石嵯峨,向为盛德隐逸之所居.宋进
士陈希仅尝读书于此.世所称为陈夫子岩者也.
明之亡.罗万杰栖遁此I.-1,逾十年足不出户.若
其耽禅悦而乐幽寻者.亦以此山为胜选.凭高俯
瞰.榕江如带,涵烟霏而纳光景,外无波涛涨海
之险.内有园木畅茂之胜,原隰沃衍,禾黍弥望,
阴晴异态,各尽其奇;楼肆星罗,崇甍鳞比,人
文荟萃之邦.久已煜耀史册.盖山川灵气之所钟,
畜之深而发之远.固其宜也.揭阳市主政当道为
贯彻封山育木之计.使绿化加深,以增登览游观
之美,既嘱匠庀材,拓逵路以便行旅,广题咏而
增故实,复嘱余为之记.忆少日尝陟兹山,跋涉
崇光之岩,发现石器,略有着论,去今五十四载,
前尘如梦,垂老重临,息阴槐下,抚悬钟而怅望,
信人间情缘之不诬!山水有灵.倘亦惊知已于千
古乎.是为记.二oo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山记》开头,饶宗颐依《县志》之据,寥寥
数语.概括了黄岐山的地理位置,山名渊源等基
本情况,文字朴实无华,畅如流水.然后笔锋一
转,引出近四百年来广为潮汕人民所传颂,骚人
墨客所题咏的月容故事.黄月容是扬州人,14岁
被冯元飚纳为妾,冯迁揭阳县令,月容随赴任.
史载,她不仅长得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