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发展道路到社会质量社会发展研究的范式转换
从发展道路到社会质量:
社会发展研究的汜4-4-式转换‘
张海东
内容提要传统社会发展研究局限于对社会发展的道路和模式的探讨,在社会进步的判定标准上对GDP
之外的非经济因素关注不够,没有发展出一套系统的、量化的衡量和测度社会发展质量的科学方法。社会质
量概念的提出实现了社会发展研究的一次范式转换,一方面,社会质量研究将社会发展研究的重点从发展的
道路模式引向具体的社会的质量的衡量和测度;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社会质量研究把握到了社会发展的目
标和本质。因此,这一范式的提出将有力地推动社会发展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关键词社会质量社会发展研究 范式转换
我国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中国需要发展观击得粉碎,发达国家和后发达国家所经历
自己的社会发展理论①,伴随着国外社会发展研 的“有增长无发展”的现实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
究领域学术著作的大量逢译,其后社会发展研究 这种发展观的局限:片面的GDP至上的发展道路
渐入佳境。梳理社会发展研究的理论脉络,我们 是行不通的。但这样一个今天看似非常简单的道
可以清晰地看到,在社会发展的研究中,人们已经 理却是众多国家付出沉重代价历时很久才认识到
实现了认识上的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破除了 的。在社会发展研究中,以佩鲁提出的“新发展
片面的发展观,摒弃了单纯将经济增长等同于社 观”、罗马俱乐部所描述的“增长的极限”为代表
会发展的观念;第二次飞跃是在社会发展道路和 的发展理念实现了社会发展研究中认识上的第一
模式上,认识到既不存在唯一道路,也不存在统一 次飞跃。
模式。在上述两个飞跃的基础上,当下社会发展 即便上述认识在几十年前就发生了转变,但
研究正面临着一个新的重要的范式转换,即从关 是这不能完全杜绝后来者重蹈覆辙。在我国改革
注发展的道路和模式,转向关注发展的质量。 开放的早期,我们并没有走出传统发展观的局限,
而是将发展单纯地理解为经济发展,各级政府的
社会发展研究中认识上的两次飞跃
工作重心均是发展经济,这种思维方式曾经在一
早期的发展观是片面的、单纯的经济发展观, 段时间里表现得非常明显。但是,经济增长了,物
人们普遍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一切社会问题都 质丰富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也接踵而至。历
会迎刃而解。但是社会发展的现实将这种朴素的 史上发达国家和后发达国家曾经遇到过的“有增
·本文系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和上海高校社会学E一研究院项目资助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119
万方数据
江箍拳干,2010.3
长无发展”的境况在我们的实践中重新上演。所 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道
幸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时地叫停并终结了片面发 路,其实质是对前苏联模式的修正;第二代领导集
展观可能带来的更深危害,实现了认识上的第一 体开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实质是对西
次飞跃。 方模式的否定。所以说,在发展道路和模式的探
要理解社会发展研究认识上的第二次飞跃,我 讨上中国从来就没有因循旧模式,而是另辟蹊径,
们需要简要回顾一下西方的社会发展理论。既然 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中国社会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较发展中国家更早进入现代化的征 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表明: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研修间服务与管理情况调查分析.pdf
- 中国三大城市群城市化动态特征对比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Urbanization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ree Major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China.pdf
- 中国人类活动源非甲烷挥发性有机物(NMVOC)排放总量及分布 Anthropogenic Total Emissions and Distribution of Non - methane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in China.pdf
- 东风风神AX7地区适应性试验测评.pdf
- 中国典型城市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浓度水平及分布的比较研究 Comparation of main atmospheric pollutants level and distribution in typical cities of China.pdf
- 中国农业污染防控的制度约束研究 Study on Institutional Constraints of Agricultural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China.pdf
- 中国农业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及其政策意涵 Reduction Potential and Policy Control of Chinese Agro-Greenhouse Gas Emissions.pdf
- 中国再生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状况及投资前景利好 The current status of nonferrous metals recycling industry and favorable investment prospect.pdf
- 中国华南地区持续干期日数时空变化特征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ecutive dry days in south China.pdf
- 中国北方沙漠戈壁区沙尘气溶胶与太阳辐射的关系 Relationship between dust aerosol and solar radiation in gebi desert in North China.pdf
- 从县域实践看中国社会现代化轨迹——基于对太仓的考察.pdf
- 从事生态摄影的生物学家.pdf
- 从大运会期间浓度变化来分析污染物削减措施效果 Analysis of Pollutant Concentrations Variation and Reduction Measures Effectiveness During 2011 Shenzhen Universiade.pdf
- 从安全科学的本质看安全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Developing Trend of Safety Specialty Education from the Essence of Safety Science.pdf
- 从大树到地板 市场背后的秘密.pdf
- 从无限政府到有限政府看消防工作社会化.pdf
- 从第十一届安博会看北京、广州安防产业发展格局.pdf
- 从管理与文化的关系看中国式管理.pdf
- 从线缆大环境发展看安防线缆市场的趋势.pdf
- 以MIKE BASIN实现流域水资源三次供需平衡 Watershed water resources three-allocation based on MIKE BASIN.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