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塔一、二维计算方法对比 Comparison between one-dimensional and two-dimensional calculation methods for cooling towers.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冷却塔一、二维计算方法对比 Comparison between one-dimensional and two-dimensional calculation methods for cooling towers
第7卷第3期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v。1.7No.3
2009年9月 InstituteofWaterResourcesand ResearchSeptember,2009
JournalofChina Hydropower
文章编号:1672—3031(2009)03.0232.06
冷却塔一、二维计算方法对比
宋小军1,廖文彪2
摘要:冷却塔是火、核电厂冷却水二次循环工艺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冷却塔热力计算方法的科学与否对冷却塔设
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冷却塔一维计算方法和二维计算方法,从冷却塔抽力计算、阻力计算以及热力
计算等方面分析了两种计算方法的不同之处,并对两种计算方法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了两种计算方法的优缺点。
对邹县电厂四期工程12000m2自然通风冷却塔实测工况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二维计算方法与实测结果符合更
好。
关键词:冷却塔;一维;二维;计算方法;对比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背景
冷却塔是通过使空气与水充分接触,进行热质传递,将水冷却的设备。电厂的冷却塔是把电厂汽轮
机末端的排汽在凝结成水的过程中所要散发出的大量热释放到大气中,冷却塔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
电厂运行的经济性和稳定性。
我国现行的冷却塔设计计算方法是一维计算方法,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填料高度相同和均匀布水的
工况,由于过去冷却塔尺寸不大,设计中总是假定塔内的气流速度为均匀分布,因此,整个塔的填料采用
同一高度,淋水处处均匀,这种计算方法比较简便。而实际上冷却塔内气流速度并不均匀,有主流区,有
回流区。例如:塔内中心的流速较低,在靠近冷却塔进风口处还会有局部的气流分离,在冷却塔雨区气
流是二维流动,因此采用冷却塔二维设计计算方法更合理,但是计算比较复杂,不易实现。
本文分析了一维、二维两种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对邹县电厂四期工程12000m2自然通风冷却塔实
测工况进行了验证对比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二维计算方法计算出的出塔水温比一维计算结果与实测结
果符合更好。
2计算方法
3
2.1一维计算方法n传统的一维计算方法是将冷却塔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冷却塔的阻力计算公式
为:
H=印。≥ (1)
车=£。+车6+色
(2)
e6:6.72+0.654D+3.5q+1.43v。一60.61e一0.36v。D
沁㈡2
收稿日期:2009.06—05
·———232·--——
万方数据
冷却塔一、二维计算方法对比 宋小军廖文彪
式中:日为冷却塔的全部或局部通风阻力;10。为塔内外空气密度平均值;‰为填料断面风速;亭为总阻
力系数;导。为从塔的进风口至塔的喉部的阻力系数(不包括雨区淋水阻力);已为淋水时雨区阻力;色为
塔简出口阻力系数,e,为淋水时填料、除水器、配水系统的阻力系数;e为塔进风口面积与塔面积之比;
D为淋水填料底部塔内径;F。为冷却塔淋水面积;Fe为塔筒出口面积。
冷却塔抽力计算公式为:
月0=(iD。一P:)gHe (3)
式中:也为塔的抽力;皿为塔的有效高度;10。为塔外的空气密度;lD:为塔内填料上的平均空气密度。
热力计算采用焓差法,计算公式为:
f1
Ⅳ:mn:f竺 (4)
J^“一。
式中:Ⅳ为冷却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从无限政府到有限政府看消防工作社会化.pdf
- 从第十一届安博会看北京、广州安防产业发展格局.pdf
- 从管理与文化的关系看中国式管理.pdf
- 从线缆大环境发展看安防线缆市场的趋势.pdf
- 以MIKE BASIN实现流域水资源三次供需平衡 Watershed water resources three-allocation based on MIKE BASIN.pdf
- 从高水平国际论文看我国前沿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pdf
- 以PHAs为固体碳源的城镇二级出水深度脱氮研究 Tertiary nitrogen removal of the municipal secondary effluent using PHAs as solid carbon sources.pdf
- 以化学抑制法研究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N2O的释放源 A study on the source of the emitted N2O during the biolog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by the use of inhibitors.pdf
- 以初期支护为主要承载结构的复合式衬砌设计研究 Study on Design of Composite Lining with Its Primary Support as Load-bearing Structure.pdf
- 以太阳风为源水分子在月球空间环境中的分布特征 Characteristic of Lunar Water Distribution,Using Solar Wind as a Possible Source.pdf
- 冲天、人字组合铰接抱杆型式试验中的应力测试与分析 Strain test and analysis for the combined holding pole hinged by straight holding pole and humanoid holding pole in the type test.pdf
- 冷冻法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FREEZING PROCESS IN WASTEWATER TREATMENT.pdf
- 冻干壳聚糖微球固定化纤维素酶的研究 Study on Immobilized Cellulase for Dried-chitosan Beads.pdf
- 冷轧机传动系统振动测试与控制策略.pdf
- 冻融作用下寒温带针叶林土壤碳氮矿化过程研究 Soil Carbon and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in A Larix gmelinii Forest during Freeze-thaw Cycles.pdf
- 冻融期温带森林土壤 N2O 排放对模拟大气氮沉降的响应 Effects of simulated N deposition on N2O emssion from temperate forest soil subject to freezing-thawing process.pdf
- 净水箱护岸设计及试验研究 Research on design and test of water purifying box revetment.pdf
- 净化槽中生物滤床对家庭生活污水处理的水质影响 INFLUENCE OF BIO-FILTER BED ON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IN PURIFYING TANK.pdf
- 准一维无序体系电子局域化及输运特性.pdf
- 凋落物处理对森林地表CO2通量的影响及其调控机理 Effects of litter treatments on CO2 emission at forest floor.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