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不同更新的森林群落碳储量结构特征分析 Analysis of the carbon stock structure in forest plantations with different regeneration methods.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几种不同更新的森林群落碳储量结构特征分析 Analysis of the carbon stock structure in forest plantations with different regeneration methods
12
生态环境学报2012,21(2):206—2 http://www.jeesci.com
and
EnvironmentalSciences
Ecology
几种不同更新的森林群落碳储量结构特征分析
张国斌L2,李秀芹2,徐泽鸿1,胡茶青3,张世能2,胡国华3
1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岗十院,北京100714;2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安徽黄山245041;3.岭南林场.安徽岭南245421
摘要:森林更新是维持和扩大森林资源的主要途径,也是森林结构调整、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构建多功能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
massoniana
的过程。在安徽南部的岭南林场,选择了马尾松(Pinus lanceolata)人
Lamb)人工林(MPl、杉木(Cunninghamia
mg·hm~,杉木群落碳密度最小,为55.41
储量最高,为(10.5土9.81mg·hm~,群落地下碳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是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杉木林马尾松林。相应的群
木林群落中的灌木层根茎比(R/S)最大,为1.6110.1l;(4)在阔叶混交林中,株数密度与乔木层、草本层的碳比例正相关。
在杉木林群落中,平均胸径、株数密度与乔木层碳所占比例成负相关。除杉木林群落外,灌木层碳含量之比与胸径及密度等
调查因子都呈负相关。
关键词:森林更新;森林群落;碳储量;结构;安徽
中图分类号:Q9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906(2012)02.0206—07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碳循环中 林经营[13-14J。
起着重要作用,是寄托人类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趋势 安徽省岭南林场位于皖、浙、赣3省交界处,
的希望所在【l圳。森林的碳汇功能与人类对森林的经 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森林群落结构特征,其中主要分
营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有着重要关系,恢复和保 布有常绿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马尾松(Pinus
护森林是缓解全球气候变化最根本的措施之一【5。J。 massoniana lanceolata)
Lamb)和杉木(Cunninghamia
管理好陆地生态系统来保存现有的碳储量和增加 CV
林,以及少量毛竹(myllostachysheterocycla
新的碳储存,成为降低大气CO:浓度、减缓气候变
化的一个新的挑战。造林提供了一种潜在的短期减 林是天然萌芽更新形成的次生林,针阔混交林是由
缓措施来降低C02释放[8。9J。对世界森林的关注现人工促进更新形成的次生林,马尾松和杉木属于人
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特别是我们对森林在全 工林,通过分析不同起源所形成的森林群落生物量
球碳循环中所起到的作用有着越来越深入的理解。 与碳储量结构特征,对区域森林经营,尤其是更新
通过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所引起的碳排放有可能 方式上对森林植被生物量与碳储量的影响具有重
会缓解气候变化,同时植树造林和可持续发展森林 要的生产实践意义。
管理也能够增加碳吸收,这一切都强调了森林在支 1研究区概况
持地球生命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角色[1叭12】。 安徽省岭南林场地处安徽省休宁县最南端,
7~29。05
森林更新过去更多的是关心森林更新后的成 E119。10’~119020,N29。237,山体为复杂
活率与生长率,但对森林整体固碳功能与森林群落 的低山丘陵地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以美国为鉴探讨中国参与公海保护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Countermeasures for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High Seas Marine Protected Areas Building Based on USA Practice.pdf
- 企业-城市两体双向互动效应对区域科技型人才储备的影响.pdf
- 以改革为动力,全面推进行业提质增效升级--马中超理事长八届二次理事会工作报告解读.pdf
- 企业分形安全组织结构的构建方法与模型优化 Methodology for Establishing Enterprise Fractal Safety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d Its Model Optimization.pdf
- 企业与消费者型(B to C)网络支付模式及相关安全技术研究 Study on B to C Net Payment Pattern and Its Relevant Security Technique.pdf
- 价格风暴之后的古茶深寨——普洱茶的故事 After the bobble burstsPu'er tea farmers survive market crisis.pdf
- 企业IPO细节探究.pdf
- 仿生植物附着微生物膜对污染水体氮素迁移转化效能分析 Nitrogen removal efficiency from wastewater by using biofilm attached onto the bionic macrophytes.pdf
- 企业安全文化的作用及其定量测量探讨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Impacts of Enterprise Safety Culture and its Quantitative Measuring.pdf
- 企业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的关联性分析与实证研究 Associations between Safety Culture and Safety Management.pdf
- 凝心聚力再鼓干劲奋力推进全省水利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pdf
- 几种不同稳定剂抑制河流底泥释磷效果的初步研究 A Preliminary Study on Control Effects of Phosphorus Releasing from River Sediments by Four Stabilizers.pdf
- 几种神经网络模型在湖库富营养化程度评价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of several neural network models to eutrophication evaluation of lakes and reservoirs.pdf
- 几种大气预测模式预测结果比较分析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Calculation Result of Several Atmospheric Prediction Models.pdf
- 几种观赏型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蓝绿藻类的抑制作用 Allelopathic effects of three ornamental submerged macrophytes on five eutrophic algae.pdf
- 凤凰谷水电站导流明渠设计 Design of the Open Channel for River Diversion for Construction of the Fenghuanggu Hydropower Project.pdf
- 几种菊科入侵植物和非入侵植物的化感作用比较 Compare the allelopathy of some invasive and non-invasive Compositae species.pdf
- 出汗假人在服装热湿舒适性中的测试与评价 Test and Evaluation of Sweating Manikin in Clothing Heat-Moisture Comfort.pdf
- 分区 LES/DES 混合方法及缝翼三维流场模拟 Zpnal LESDES methpd and its applicatipn in slat flpw field simulatipn.pdf
-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在公路隧道火灾探测中响应特性研究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temperature testing system in highway tunnel fire detection.pdf
最近下载
- 2025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吉林省分公司校园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docx VIP
- 2024年《汽轮机本体检修》职业技能鉴定知识考试必备题库及答案(共190题).docx VIP
- (名师原创)《我能行》主题班会.ppt VIP
- 2022年初中物理培优(竞赛)及高中自主招生专题训练:第02章声现象(含解析).pdf VIP
- 三式簿记和收益动量 (美)伊尻雄治著娄尔行译.pdf VIP
- 华荣QJZ-2×□SF煤矿风机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双电源真空电磁起动器.doc
- 《嗨,你好》幼儿园小班课程PPT课件.pptx VIP
- 2025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吉林省分公司校园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可穿戴设备在睡眠数据采集中的应用.pptx VIP
- AI人工智能软件使用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