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总复习之初二.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理总复习之初二

光现象 日月食 哈哈镜 例:(06南京)图1所示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物理规律的理解)如图所示,B’是人眼在A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白色鹅卵石的虚像,这虚像是由光的 形成的。若在A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像B’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 (选填“能”或“不 能”)照射到河底的白色鹅卵石上。 投影仪 放大镜 眼镜 显微镜 望远镜 例: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拉力突然减小时,物体将( ) A. 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 B. 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减小 C. 向右运动,速度保持不变 D. 向左运动,速度逐渐增大 解本题的关键是理解(1)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2)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决定于什么条件 25.在图10中画出物体A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 1)力学作图题一般是作力的示意图或杠杆示意图,以及滑轮组的装配。这种作图题应当注意首先弄清题的具体要求: 若作力,要明确是物体受到的力(具体哪个力)还是对别的物体施加的力,要画准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①力的作用点必须画在受力的物体上。 ②力臂一定得过支点。 ③杠杆所受力的作用点一定要画在杠杆上。 (06无锡)如图是正在足球场上滚动的足球,请画出足球受力示意图。(分析球受几个力) (05泰州)如图中ABO可看成杠杆,O 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该杠杆的动力臂和所受阻力的示意图。(注意动力的方向、阻力的作用点) 人用向右的水平拉力F,拉着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图上画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力的示意图。(分析物体水平方向受力情况、摩擦力的作用点) 2)光学作图 ①要结合成像规律(小孔成像、反射或折射规律)作图 ②要辨明光的传播方向(光是从哪儿射向哪儿的) ③注意箭头不能漏画,箭头的方向不能画反。 (06南通)图中,一束光线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方向。(注意光线的位置及箭头的方向) (06镇江)如图所示,平面镜上方有一竖直挡板P,AB和CD是挡板左侧的发光点S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上作出发光点S.(要求留下作图痕迹)(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注意虚实线) 一、低级错误。 所谓低级错误当然是发生在处理基础知识、基本问题时不该发生的,但这类题目往往有共性,就是利用我们对某些知识太熟悉而忽视判断方法去依赖做题经验,诱导我们犯错误。 二、思维定势。考试中会出现很多类似我们做过的题,所涉及的物理现象或物理规律是我们曾回答过的,但往往忽略题中条件的变化,仅仅凭对以前做过题的印象答题,导致回答错误。 三、答非所问:在回答有关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或分析解释题中涉及的物理现象时,不会用词简练、到位、科学、规范的物理术语表述,或对题目的要求理解错了,或纸上写的和心里想的不一样。 四.是似而非:这类错误主要是对相近的物理概念、定义的判断产生混淆,虽然能背下概念,但当要求我们在一定的特定情境中去分析时,往往会出错。 五、不看要求:我们很多同学做题求快,抢时间,读题慌里慌张,丢三拉四,只看题不看图或只看图不看题,急急下笔,自以为解题正确;一旦求解不出,就会更加慌张,不知道重新读题、审题、重新找信息。 六、能力不够:试卷中会有少量对我们能力要求较高题目,需要我们对所学物理知识深入理解、熟练掌握、灵活应用,对我们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使用方法 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单位 国际单位:开尔文(K) 常用单位:摄氏度(℃) [规定方法: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1标 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 100℃。在0℃和100℃ 之间分为100个等份每一份就是1℃。] 温度计 原理: 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种类 实验室用温度计 寒暑表 体温计 -20℃~110℃ 1℃ -30℃~50℃ 1℃ 35℃~42℃ 0.1℃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 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 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定义: T=t+273K 温 度 物态变化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侯 一 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寒冬腊月滴水成冰 春暖花开冰雪消融 这两句话包含什么物态变化? 熔化:物质由固态 变成液态 凝固:物质由液态 变成固态 时间 温度/°C A B C D AB:固态物质吸热温度逐渐升高(固态)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曲线 固态 液态 (固液共存) 熔化过程 熔点 时间 温度/°C 硫代硫酸钠 松香 凝固过程 凝固点 BC: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固、液混合态) CD: 液态物质吸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