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华南师范)汉魏六朝文学复习概要整理.docVIP

古代文学(华南师范)汉魏六朝文学复习概要整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魏六朝文学复习提要 1.贾谊与晁错政论文的异同 同:1.内外政策立场观点一致 2.文风明白了当,激烈迫切,尽所欲言。(3分) 异:1.贾谊文章辞藻华丽,喜用夸张排比甚至有些堆砌;晁错文章浅显质实,朴实无华。 ---晁错比贾谊略乏文采。(2分) 2.贾谊文章思想敏锐,出言大胆直率;晁错文章见解深刻,说理透辟。 ---二人各有千秋。但晁文不如贾文感情激荡,富有鼓动性;而贾文不如晁文简练明快,词旨通达。 3.贾谊文章气势纵横,但思维不够严密,建议不够实在; 晁错文章分析事物具体细致,建议比较切合实际。 ---晁文中的建议可操作性强,贾文反之。 ---贾谊的政论文是文学性的政论文,晁错的政论文是实用性的政论文 2.列传 《史记》体例之一(1),是历史上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传记。入选的标准一是“扶义倜傥”、二是“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1)共70篇(1)。 3.互见法 这是司马迁在《史记》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就是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本传为主;或是将一件事分散在不同地方而以一个地方的叙述为主来进行记述,有互为参见之意。 4.我看司马迁 5.司马迁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要点)采用互见法,精心选择使用材料(7分);细节描写与重大事件的刻画相结合(7分);通过人物的语言塑造人物性格(8分)。 6.《史记》与《汉书》思想倾向的不同 哲学、史学观:《史记》进步社会观,人民性,唯物史观; 《汉书》封建正统观念,君权神授(7分)。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史记》以“德、才”为标准; 《汉书》以“忠、奸”为标准(6分)。 ③对统治者的态度:《史记》“有善必扬,有恶必述”,敢于揭露、批判和讽刺; 《汉书》对统治者歌功颂德,对统治者的丑恶有所掩饰(7)。 7.散体大赋和骚体赋的不同 内容上,骚体赋主要是批判现实,抒发愤懑哀怨之情;而散体大赋则对帝王歌功颂德,铺写豪华生活,极力摹写各种事物,劝百讽一。形式上,骚体赋没有固定体制,句中句末多用语气词“兮”字;而散体大赋多为长篇巨制,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结构严密,更接近散文。好用典故,难字。 8.乐府 一、汉乐府机关的职能: 1、采集民歌;2、谱曲作歌;3、训练歌舞人员,组织演出。 二、乐府的变迁: 1、魏晋时期:借乐府旧题写时事,不一定入乐。 2、南朝:主要为江南都市小市民风情小调,几乎等于言情之体。 3、唐代:新乐府撇开了音乐,也不袭用 乐府旧题,即事名篇 9.古诗十九首 “古诗”是南北朝时人们对汉魏无名氏文人五言诗的称谓(1分)。南朝梁代萧统编《文选》时,收录了十九首该类诗歌,题为“古诗十九首”,从而得名(1分)。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魏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1分)。 10.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是指建安文学的特色,后人有不同的解释。(1分)一般认为,“风”指作者在作品中所表现的感受及对读者的感染力,“骨”指作品的思想内容及与之相应的刚健文辞。(2分)建安诗歌深刻地反映了汉末战乱的现实,,表现了作家的深切、真实感受,语言刚健遒劲,质朴有力,便是所谓的建安风骨。(1分) 11.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 12.对“建安时代是文学自觉的时代”的理解 ①文学从经学附属的地位中解脱出来;②文学的价值得到认同,“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③出现了专门文学批评,如《典论?论文》;④涌现出一大批作家和作品,自觉地探索艺术技巧。 13.从具体作品看曹氏父子的诗歌成就 曹氏父子是建安文学的领袖人物。 ①曹操诗歌反映战乱现实,同情人民疾苦,抒发治国理想,代表建安文学精神。艺术上语言质朴,气韵沉雄。但略显粗糙;②曹丕诗歌多写爱女爱情,离愁别绪,风格清丽婉转,代表了建安文学自觉的潮流,但略显纤弱;③曹植诗歌既有对社会现实的描绘,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也有豪情壮志的抒发,以及后期遭受迫害的愤懑,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成为建安文学精神的代表; 14.竹林七贤:这是正始时期的一个隐士群体,包括阮籍、山涛、嵇康、刘伶、向秀、阮咸、王戎,共七人。因七人之间相与友善,游于竹林,故而得名。 15.我的阮籍(或嵇康、陶渊明)观 16.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17.玄言诗与山水诗的关系,山水诗兴起的文化背景 玄言诗是以阐述老庄和佛教哲理为主要思想内容的诗歌(1分)。兴起于魏晋之际(1分),在西晋后期形成诗派,而盛行于东晋(1分)。 18.永明体 南朝齐永明年间形成的自觉讲究声律的诗体,亦称新体诗,代表作家为沈约、谢朓、王融等。 19.宫体诗的特点及其在诗歌史上的贡献 宫体诗是南朝梁陈时期流行的一种诗体,主要内容是“止乎衽席之间”,“思极闺房之内”,以表现女性情态、与女性有关的事物以及宫廷贵族生活为题材,是一种“艳诗” (3分)。在形式上,则是“清辞巧制”,“雕琢曼藻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