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肿患者临床护理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水肿患者临床护理
姜玉玲(黑龙江省呼玛县三卡乡卫生院 165100)
【摘要】目的 过多液体在组织间隙积聚称为水肿(edema)。水肿可为隐性,也可为显性。轻度水肿者,组织间液积聚较少,体重增加在10%以下,指压凹陷不明显者,称为隐性水肿;体重增加在10%以上,指压凹陷明显者,称为显性水肿。目的 讨论水肿患者临床护理。方法 配合治疗针对患者症状进行护理。结论 胸水、腹水者取坐位或半坐位,以改善肺扩张受限及横膈抬高所致的呼吸困难。阴囊水肿者用阴囊托带托起阴囊以利水肿消退,同时注意局部皮肤护理,防止溃破。下肢水肿者应减少站立或坐位时间,尽量平卧,抬高下肢,以减轻水肿。
【关键词】水肿 护理
过多液体在组织间隙积聚称为水肿(edema)。水肿可为隐性,也可为显性。轻度水肿者,组织间液积聚较少,体重增加在10%以下,指压凹陷不明显者,称为隐性水肿;体重增加在10%以上,指压凹陷明显者,称为显性水肿。
1 全身性水肿
(1)心源性水肿:一般为右心衰竭的表现。主要是由于肺动脉压力增高,静脉血回流受阻,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引起水钠潴留以及静脉压增高,导致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另外,静脉压增高导致胸导管淋巴回流障碍,部分右心衰竭患者血浆蛋白浓度偏低,亦为心源性水肿的原因之一。水肿的特点是首先出现在身体下垂部位:非卧床患者水肿先出现于下肢,以踝部最明显,向上延及全身,发展缓慢;长期卧床者以腰骶部及大腿内侧最明显。早期水肿程度存在昼夜变化,表现为白天踝部及下肢水肿,睡前水肿程度最重,睡后水肿减轻或消失。晚期出现全身性、对称性凹陷性水肿,常伴胸水和腹水,水肿部位每天随体位的改变而变化不大,但颜面部一般不肿。当伴有营养不良或肝功能损害,血浆白蛋白过低时,也可出现颜面水肿。
(2)肾源性水肿:按其发生机制可分为肾炎性水肿和肾病性水肿,分别见于各型肾炎和肾病。肾炎性水肿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管对水钠重吸收功能相对正常,球-管失衡致水钠潴留,以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引起。肾病性水肿则主要由大量蛋白尿所致低白蛋白血症、继发性醛固酮增多致水钠潴留所引起。肾炎性水肿的特点是初为晨起眼睑和颜面水肿,以后发展为全身水肿。肾病性水肿常呈中度或重度水肿,指压凹陷明显,可伴胸水,腹水。
(3)肝源性水肿:见于失代偿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肝脏白蛋白合成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导致水钠潴留,是肝源性水肿形成的主要机制。水肿的特点是以腹水为主要表现,水肿亦可出现于踝部,逐渐向上蔓延,但颜面部和上肢常无水肿。
(4)营养不良性水肿:见于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营养缺乏、蛋白丢失性胃肠疾病、重度烧伤者,亦见于食物供应不足或质量不良。水肿的主要原因是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静水压增高以及皮下脂肪减少所致组织松弛,导致组织间隙压力降低。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心脏病可加重水肿的程度。水肿的特点是先从组织疏松处开始,然后扩展至全身皮下,以低垂部位显著,立位时下肢明显,常伴消瘦、体重减轻等。
(5)黏液性水肿: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者。水肿以颜面部尤其是眼睑及下肢胫骨前区最明显,由于组织液中所含蛋白量较高,故指压呈非凹陷性。
(6)药物性水肿: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激素、雌激素、胰岛素、甘草制剂、钙拮抗剂等均可引起水肿。主要表现为下肢或面部水肿,重者出现全身性水肿。其特点为水肿于用药后发生,停药后不久水肿消失。
(6)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多于月经前7~14天出现眼睑、踝部及手部轻度水肿,月经后水肿逐渐消退。
(7)特发性水肿:几乎只发生于女性,原因不明,可能与内分泌功能失调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直立体位的反应异常有关。水肿的特点为周期性,主要见于身体下垂部位,昼夜变化大,气候炎热或月经前变化更为明显。
2 局部性水肿
(1)炎症性水肿:见于疖、痈、丹毒、蜂窝织炎等病灶局部。水肿的特点为局部红、热、压痛,可伴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2)静脉性水肿:常见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上腔静脉综合征、下腔静脉阻塞。其发生是由于静脉管腔狭窄、阻塞,静脉回流障碍,静脉内压力增高,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所致。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起病急,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胀痛,站立时明显,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皮肤色紫,皮温稍高,较对侧下肢周径增大,大腿或小腿肌肉有握痛。上腔静脉综合征水肿的特点是颜面、颈部及双上肢肿胀,常伴胸腹壁浅静脉扩张、迂曲。下腔静脉阻塞主要表现为胸、腹、腰肋部、双下肢浅静脉曲张,双下肢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