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1节 太阳和月球(第二课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章第1节 太阳和月球(第二课时)

月球的表面是怎样的? 如何解释这两种现象? 比较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的差异? 人类登月大事记 * * 太阳和月球(2) -----认识月球 科学 七年级(上) 第三章 第三节 嫦娥奔月 月球起源的假说,可以分为三大类: 1. 地球分裂说 2. 地球俘获说 3. 共同形成说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我们能看见月球,其实是月球表面反射了太阳光。 太阳 地球 月球 思考:晚上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自己发出的吗?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一.月球概况 约为太阳直径的1/400 月球体积约为地球的1/49 月球的直径约为3476千米 约为地球直径的3/11 月球质量约为地球的1/81 实际上月球比太阳要小得多,为什么我们看上去却差不多大? 因为它们与地球的距离有差异,地球和月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的1/400。 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相同,为27.3天。因此月球永远 用同一面对着地球。 月面形态景观种种 看一看 环形山 1.月球表面明暗状况不同: 明的部分(称为月陆):山脉、高原(高地) 暗的部分(称为月海):平原、盆地(低地) 2.坑洞的形状和形成:环形山(即月坑) 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的产物,也有一些是由月球上古老火山爆发形成的 人会变得很轻,人人是跳高冠军。 请你读图 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月球的引力小,只有地球的1/6。 最重要的是引力小了,无法抓住气体,形成大气。 人行走是轻飘的 听不到声音 请你读图 表面布满大大小小的陨石坑——环形山 没有大气 不能传播声音,寂静无声。 不能阻挡外来星体的撞击。 夜 日 昼夜温差达300摄氏度 请你读图 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没有大气 昼夜温差大 没有大气现象(风、云、雨、雪) 月球的背景呈黑色 地球 月球 地球是有生命的星球,而月球是一个没有大气、没有液态水、没有生命、布满环形山的荒凉世界。 人类探月的意义 因为月球具有可供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各种独特资源,也是人类通向外层空间理想的基地和前哨站。月球具有的资源、能源和特殊环境,已经展现出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将对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对地球的重要性仅次于太阳,如夜间照明、计时依据(中国农历)、潮汐现象(钱江潮),对认识地球、开发宇宙有特殊意义。 · 万户 最早尝试飞上月球的人是谁? 陨石坑 月球面貌…… 1、明亮部分--- 2、阴暗部分---- 环形山和高原 平原和低地 1959年9月,苏联“月球”2号探测器首次月面硬着陆成功。 1961年5月,美国宣布实施“阿波罗” 载人登月计划。 1968年12月14日,美国“阿波罗” 8号载人宇宙飞船首次成功绕月飞行。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人类首次登月成功。 ●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于10月31日变轨奔向月球。“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从低空探测迈向深空探测新阶段。 ?我国探月大事记 ●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中国发射了“嫦娥二号”, 是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导星,将获得更清晰、更详细的 月球表面影像数据。 2007年11月26日,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了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这标志着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