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地理学-第四章.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地理学-第四章

第四章 水域生物群 生命起源于水,生物的生存离不开水。水是环境中最活跃的自然要素之一,也是地表的主要组成物质。水作为能源,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源,影响着社会财富的创造和生活的质量。 水体中一般理化条件比较稳定而少变, 限制生物分布的特点也不同于陆地生物。 海洋中典型的漂浮动物有僧帽水母、帆水母等。 二. 浮游生物 2、浮游生物特点 浮游生物生活在水表层区, 体形微小, 肉眼看不见. 浮游生物是水生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 种类复杂, 分布广泛. (属于植物的,以硅藻、鞭毛藻和蓝藻居多,还有不少附着在悬浮物上的细菌.) 3、浮游生物的分类 巨型浮游生物,大于1厘米,如海蜇; 大型浮游生物,5~10毫米,如大型桡足类、磷虾类; 中型浮游生物,1~5毫米,如小型水母,桡足类; 小型浮游生物,50微米~1毫米,如硅藻、蓝藻; 微型浮游生物,5~50微米,如甲藻,金藻; 超微型浮游生物,小于5微米,如细菌。 南极磷虾 “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它是海洋中某一种或某几种浮游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引起海水变色,影响和危害其它海洋生物正常生存的灾害性海洋生态异常现象。 目前,赤潮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公害,美国、日本、中国、加拿大、法国、瑞典、挪威、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赤潮发生都很频繁。 按生活方式分类 1、营固着生活:海绵、海葵、海百合、藤壶、和各种珊瑚; 2、底埋生活:沙蚕、文昌鱼等 ; 3、水底爬行:海星等; 4、钻蚀生活的:海笋、钻蚀海胆; 5、底层游泳 第二节 海域生物的分布 海水是怎么变咸的? 原始的海洋,海水不是咸的,而是带酸性、又是缺氧的。水分不断蒸发,反复地形云致雨,重又落回地面,把陆地和海底岩石中的盐分溶解,不断地汇集于海水中。经过亿万年的积累融合,才变成了大体匀的咸水。 生命为什么首先在海洋中诞生? 大约在38亿年前,即在海洋里产生了有机物,先有低等的单细胞生物。在6亿年前的古生代,有了海藻类,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慢慢积累的结果,形成了臭氧层。此时,生物才开始登上陆地。 海和洋是不是一回事呢? 一、海洋环境概述 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70%,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 全球海洋一般被分为数个大洋和面积较小的海。四个主要的大洋为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北冰洋 。 世界海洋都是相连接的,形成了一个完整而连续的水体。 1、海洋结构 ☆ 浅海带加深到200米的大陆架构成了海洋面积的8%; ☆ 海洋大陆坡平均坡度为1- 15°,延伸到海平面下3000-6000米处,就是深海底部; ☆ 深海处形成有海盆、海底平原和海沟。 2、海洋生物的分布 ☆ 海洋生物可以分布在所有的深度; ☆ 集中分布于海洋与陆地的分界面上。 3、影响海洋生物分布的因素 ☆ 温度、深度和盐度是海洋生物移动的主要限制; ☆ 营养成分的含量是形成海洋生物种群一定规模 的影响因素; ☆ 光也是海洋生物分布的一种限制因素; ☆ 其他环境因子对海洋生物也有作用。 4、神奇的海洋 海洋生物具有一些特有的生理机能和生化特点,如海洋鱼类和哺乳类的游泳能力、回声定位和体温的调节,已成为仿生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 海参:有几种海参会从肛门释放出一种毒素,这种毒素具有抑制肿瘤的作用。 ☆ 牡蛎:含有一种抗生素。这种抗生素具有抗肿瘤作用。 ☆ 珊瑚礁:具有抑制癌细胞发展的作用;对关节炎和气喘病可起到减轻炎症作用。 ☆ 鲨鱼:鲨鱼血清在体外对人类红血球性白血病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 ☆ 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产量相当于目前世界所产小麦产量的15倍以上。 ☆ 海洋的总面积比陆地要大一倍多,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渔场,大抵都在近海。深海开发的潜力还很大。 ☆ 海洋鱼类多达 1500 余种,海洋中虾类虽远不如鱼类 多,但其资源却十分诱人。 ☆ 海洋生物养殖业潜力不限。 海洋污染 ①海洋石油污染 石油及其产品在开采 、炼制、贮运和使用过程中进入海洋环境而造成的污染。特别是海湾战争中造成的海洋石油污染,不但严重破坏了波斯湾的生态环境,还造成洲际规模的大气污染。 石油污染的途径: 炼油厂废水直接排入海洋; 油船漏油、排放和发生事故导致油品直接入海; 海底油田在开采过程中的溢漏及井喷,使石油进入海洋水体; 大气中的低分子石油烃沉降到海洋水域; 海洋底层局部自然溢油。 海洋石油污染带来的影响和危害有 (1)对环境的污染 (2)对生物的危害 (3)对水产业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