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玉米芯热解机理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质玉米芯热解机理研究

生物质玉米芯热解机理研究 鲍卫仁1) 青2) 吕永康3) 曹 摘 要 利用热重分析方法对生物质玉米芯在不同条件下热解行为进行了详细研究, 得出了 影响热解过程的因素及热解动力学参数 (如表观活化能、反应级数及指前因子等). 结果表明, 所选 保护气的种类对热解过程基本上不产生影响; 同在较低的气体流速下进行热解相比较, 在较高的流 速下进行热解, 发生分解反应需要较高的起始分解温度、最大分解速率的温度及较高的反应活化 能, 反应级数也大; 随着加热速率的增大, 发生分解反应的最大分解速率的温度向高温处移动, 但反 应的活化能降低, 反应级数减小. 在实际的热解过程中, 采用快速加热、低流速的惰性保护气进行热 解, 有利于利用热解过程的各种产物. 关键词 玉米芯, 热解, 热重分析, 机理 中图分类号 T K 6 助作用. 引 言 0 1 实验部分 随着化石燃料的日趋减少和降低环境污染、实 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开发汽油和柴油的替代能源 的途径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1, 2 , 尤其是生物质作 为二次能源3 27 , 不仅来源丰富, 而且在能量利用的 过程中不会增加大气中的 CO 2 净释放量, 使得含氧 燃料成为很有发展前景的洁净能源. 玉米是世界各国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我国 仅在 2001 年玉米产量就达 611×108 M t. 由于种植 面积在不断扩大, 玉米产量继续在增加. 其中, 每产 100 k g 的玉米就有 16 k g~ 18 k g 的玉米芯同时生 产出来, 因而在收获玉米的同时, 会排放大量的玉米 芯. 玉米芯的利用有多种方式, 如从玉米芯中萃取木 聚糖6 , 生产水解发酵蛋白酶7 , 作为生产饲料蛋白 的基质材料8 , 用酸 处 理 制 糠 醛9 , 作 为 低 级 燃 料 仪器与原料 1. 1 实验采用 N E T ZSCH 2STA 409C (德国). 取~ 50 m g 的样品入入加热炉的坩埚内, 并向加热炉中通 入高纯 N 2 或 CO 2 , 通过程序设定实验的起始温度、 升温加速等加热参数, 仪器自动记录实验过程中的 重量变化信号. 实验完成后待仪器冷却至室温后, 取 出样品进行称重. 为消除系统误差, 在每次改变升温 速率及其他参数时, 先进行空白实验. 实验所用的原 料玉米芯需烘干、粉碎、过筛 (60 目). 其工业分析见 表 1. 表 1 玉米芯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T ab le 1 U lt im a te an d p ro x im a te an a ly s is o f co rn co b U lt im a te ana ly sis?% 3 P ro x im a te ana ly sis?% 3 C H O N S P V daf A d M ad 10 等. 研究表明, 玉米芯是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 的优质原料. 在制备活性炭的过程中, 产生的气体可 用 作合成气 ( 主要是 H 2 , CO 2 和 CO ) , 液体 ( 主要是 含氧的有机物) 可作为含氧燃料或重要的化工原料. 鉴于玉米芯热解过程的产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研究了玉米芯热解过程 ( 即生产活性炭进行的 炭 化过程) 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热解机理, 对综 47. 63 4. 91 37. 72 0. 84 0. 14 2. 94 80. 66 6. 23 4. 87 3 P e rcen t o f w e igh t. 1. 2 实验条件 保护气氛不同, 其他条件相同. 即: a) 分别采用 氮气、二氧化碳作为保护气, 其他条件设定为: 起始 温 度 20 ℃, 升 温 速 率 为 30 K ?m in , 最 终 温 度 900 ℃, 氮气和二氧化碳速率均为 90 mL ?m in; b ) 加热 速率不同, 其他条件相同. 即起始温度 20 ℃, 最终温 度 900 ℃, 氮气速率为 30 mL ?m in , 升温速率分别为 5 K ?m in , 10 K ?m in , 30 K ?m in; c) 气体流速不同, 其他条件相同. 即起始温度 20 ℃, 最终温度 900 ℃, 加 热 速 率 为 30 K ?m in , 氮 气 速 率 分 别 为 30 mL ? m in , 70 mL ?m in , 90 mL ?m in. 出, 随着加热速率的增大, 开始失重的起点温度在变 高, 失重的温度区间也在变宽. 当加热速率 Β= 5 K ? m in , 开始失重的温度为 212 ℃. 在主要的失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