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耆那教和锡克教
第八章 耆那教和锡克教 耆那教 耆那的意思是“胜利者”或“完成修行的人”,故耆那教又被称为“胜利者的宗教”。 创始者:笩驮摩那(公元前599年—前527年),被称为“耆那大雄”,即战胜情欲的大英雄。 耆那教教义 相信业报轮回,从轮回中解脱是教徒修炼的目的。为此,要摆脱“六障”、“四浊”,需要“制御”。 积极的方法:做到正信、正智、正行。 消极的方法:5戒:不杀生(非暴力)、不欺诳、不偷盗、不奸淫、戒私财。 耆那教苦行 “彼自害者,或拔发,或拔须。或常立举手,或蹲地。或卧灰土中,或卧棘刺上,或卧杵上,或板上,或牛屎涂地而卧其上,或卧水中。或日三洗浴,或一足而立,身随日转。如是众苦精勤有行。”(《杂阿含经》第35卷) 耆那教僧侣在生活中的三原则 非暴力 不牵挂 不执著 分裂与演变 前后有八次分裂。第八次分裂,分为白衣派和裸体派。主要分歧是白衣派有以下主张,裸体派均持反对意见: (1)一位觉者需要进食和排泄; (2)妇女和男子一样能获得拯救; (3)低种姓的首陀罗也和高种姓一样能得到拯救; (4)不抛弃衣服一个人也能得到拯救; (5)世俗家庭的主人同样能得到拯救; (6)允许崇拜穿衣和修饰的祖师偶像; (7)出家人允许占有14种生活必需品; (8)第十九祖摩利那陀是一位妇女; (9)原始圣典“十二支”中的“十一支”一直存在,为真传; (10)允许出家人向首陀罗乞食; (11)大雄出家前已经结婚并生有一女。 现状 在印度共有教徒300万-700万,占总人口的0.5%-1%。 白衣派教徒穿白衣,裸体派教徒一般不再裸体,只有少数严格遵循苦行戒律的僧人裸体。 出家人必须严格遵守五戒,在家信徒只要求大体遵循,如不淫改为不邪淫,戒私财改为不贪婪。 主要从事工商业。 印度耆那教12年一度的涂油礼 锡克教 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 老上海的“红头阿三” 锡克教 主要流行于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区。产生于16世纪初的旁遮普地区,是伊斯兰教与印度教相互融合潮流的产物。 前身是印度教虔信派,亦受伊斯兰教苏菲派的影响。 虔信派最早出现在11世纪。虔信派大师伽比尔曾感叹,印度教徒向罗摩呼吁,穆斯林向真主呼吁,但双方互相残杀,谁也不理解真理。 “锡克”原意为“门徒”,即祖师那纳克的门徒。 创立者:那纳克(1469—1539),30岁时开始传教,以诗歌的方式呼吁民众信仰“真名”。 “没有伊斯兰教,也没有印度教,我如何信仰?我信仰真名,他不是印度教的也不是伊斯兰教的。” “以克制为熔炉,以顺从为金匠, 以理解为铁砧,以神学为工具, 以畏神为风箱,以苦行为炉火, 以爱神为炼炉,将神名化于其中。 经文将在这真正的作坊中铸成文字,这就是神以爱宠的目光注视的信徒必行之功。” 经过十代祖师的努力,锡克教得以形成。 十代古鲁 第一代古鲁:那纳克 第二代古鲁:安格德 第三代古鲁:阿马尔·达斯 第四代古鲁:罗姆·达斯 第五代古鲁:阿尔琼 第六代古鲁:喀尔·戈宾德 第七代古鲁:喀尔·拉伊 第八代古鲁:喀尔·里香 第九代古鲁:巴哈都尔 第十代古鲁:戈宾德·辛格 锡克教经典 《阿底格兰特》(《本初经》),是第五代祖师阿尔琼在位时编撰的。篇幅浩繁,内容丰富多彩,体例不拘一格。主要阐述锡克教教义,传扬祖师的生平事迹,汇集了祖师所做的赞歌。 《十祖圣典》,成书于第十代祖师戈宾德时期。 教义与信仰 1.一神论 2.业报轮回 3.解脱 4.祖师的职责 5.反对种姓制度 6.反对偶像崇拜 7.注重现实,尊重劳动 8.一夫一妻制,反对歧视妇女 上帝只有一个, 我们称他为真名, 创造者, 他们没有恐惧,没有仇恨, 他是最终的存在, 超越生死, 它存在于自然, 在古鲁的优美里,显出了他的名字。 ——第一代古鲁那纳克 为什么到森林中寻找真名?他在一切之中,他就在你的生命之中,如同芳香在花、形象在镜中。因此,如果你凝视你的心,你就会看到他。 ——第九代古鲁巴哈都尔 不朽、万能的主, 你超越时空, 肉眼看不见, 你没有名字、种姓、教义, 没有形式、形象, 对一切骄傲、邪恶, 你是愤怒的毁灭者, 对一切生命, 你是拯救者, 你是最终的光, 甜蜜的风, 你是神奇 和辉煌。 ——第十代古鲁:戈宾德·辛格 教规 五戒:不偷盗、不奸淫、不抽烟、不吸毒、不叛教。 终身遵守“五K”:蓄长发、加发梳、佩剑、戴钢手镯、穿短裤 发展与演变 第一代古鲁:那纳克 第二代古鲁:安格德。由第一代古鲁指定继承。 第三代古鲁:阿马尔·达斯。将锡克教徒所在地分为22个教区,每教区设一教区长,直接对祖师负责。将莫卧儿皇帝赐给教徒的土地转归祖师名下。建造阿姆利则城。指定女婿为继承人,开创了祖师家传世袭的先例。 第四代古鲁:罗姆·达斯。第三代祖师的女婿。 第五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