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讲:中国历史上的城市——以明清时期为例
第七讲 中国历史上的城与城市——以明清时期为例 主要内容 1、城,城墙,城市 2、城治的选址 3、城的形状、规模 4、图解城市及其变迁——江西州县以及广东广州为例证 5、城墙之外:作为商品贸易地的市、城市 一、城、城墙、城市 1、城市 城墙极为重要,“城”有时专指城墙,“城”、“市”是分开的;在传统中国时代,中国的大部分城市人口是生活在有城墙的城市中。 2、城墙 最早的城墙是夯实的土墙,唐代开始有了切面的城墙,但后来的砖砌、石砌城墙多是在十四世纪晚期才开始有的。 明代及清代的前一个世纪,经过了一个广泛的筑城墙的时期。 材料:长江中游、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粘土丰富,城墙由烧制过的大砖块的石灰浆砌筑而成;长江上游地区,城墙往往用红砂岩经过加工后砌成。 城楼:角楼,由砖或石砌成,外向面有防御工事,开有炮眼;门楼,通常是三层矩形塔楼,主要由木料构建而成,上覆瓦顶。 防御作用:近代的大炮传入之前,中国的城墙几乎是坚不可摧。墙高度在5-15米之间,挖掘、轰击,(公元前四世纪) 攻城与守城的方法:云梯,吕公车,瓮听法。 大部分中国城市只有一道城墙,但也有几座城市有完整的或不完整的第二道城墙。 护城河:城墙、城壕合称“城池”,筑城和开挖护城河同时进行;华北、西北的护城河一般比其它地方的狭窄,30米左右(北京、太原),位于长江流域城市的护城河宽达80米(南京、苏州) 城隍:原指城的沟渠,演变成“城之神” 二、城治的选址 1、地势 与欧洲、中东等地城治对比,中国城市最明显的特点是位于低地,南方很少选址于山地或丘陵斜坡上,北方的多些。1890年,福建省58个县城的城址,53个位于400米高度以下,濒临河流、山溪等其它水体的不少于50个。 可能的原因:选择低地筑城,与占优势的农业人口稠密地区分布在泛滥平原、河谷、山间盆地以及山麓地带的小块绿洲等低地有密切关系。 2、水的重要性:城市多沿着可通航水道兴起,因通航水道能把它们与乡村社区或其它城市连接起来。水道还在运输、防卫、给水以及灌溉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华南和华中,山地多平地少,河曲凸岸河流沉积物形成的小块平地,是建城的最有利产所。很多情况下,由于河岸平地太窄,使一部分城墙不得不筑在山坡上。 3、从地名看城市与水的关系 临水的城市:如临湘(湖南),临漳(陕西),临汾(山西) “浦”为河岸或河流的河段,不少城市以“浦”为名:如漳浦(福建,漳溪),溆浦(湖南,溆水),江浦(江苏,长江) 位于河流的某个方位:桂东(桂水之东),汾西(汾河之西),渭南(渭河之南) 处于河流某个位置的城市:渭源(甘肃),五源(五河之源),中江(四川,河流中游) 城市与两条或以上河流的关系:河间(直隶),双流(四川),三水,交河(直隶),五河(安徽)。 其它有关河流及地貌特征的:河曲(山西),曲江(广东),江陵,峡江(江西)等等。 4、城市的朝向 多选址在河的西岸、北岸 西岸:当地进入河流运输的物产来向,如岷江上起新津下至与长江交汇的叙州府的所有府、县城都选址在西岸,来自西藏高原的药草、皮张、金属、矿物、木材等通常从陆路运到岷江西岸再转水运,用平底船或木筏顺流而下。 北岸:中国文明的前沿先是移到淮河与汉水,继而移到长江,最后移到西江,大都把城址建在北岸。一方面是由于北岸首先得到开发;另一方面是,在北岸,河流可以作为抵御敌对势力或者抵御南部边缘地区陌生的异族的屏障。从广西横州到广州沿西江分布的11个行政首府中,有10个位于河的北岸。 位于北岸的气候原因 位于北岸的(帝国时期的)宇宙、宗教原因 三、城市的形状、规模 中国古代的城治通常呈正方形或长方形。除长安外,建立在中国文明发源地华北和西北地区的所有都城,都是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的。 芮沃寿教授认为,城治为正方形、长方形与汉代人们把地球看着正方的宇宙概念有关,也同更早的按四方位给城市定向的做法有关。 南方的大部分地区,高等级城市的规划中,由于崎岖的地形,使大城市比小城市更难按规则来建。广东的九个府城,包括广州在内,没有是正方形、长方形的。广东少有的正方形城市中的一个,南雄州的始兴,城内面积为65亩。 矩形城市的比例从1?1?1?4不等,典型的比例是近似于1?1.414 除了不少呈矩形和圆形的城墙之外,中国帝制时代后期,最普遍的城墙是椭圆形、卵形、圆菱形等。 四、图解城市及其变迁——江西州县以及广东广州为例证 五、城墙之外:作为商品贸易地的市、城市 1、传统中国的城作为治所 2、宋代以来的“市”、“市镇”、“城市” 3、州县以下的市、集、墟:(1、4、7;2、5、8;5、8;3、6、9;4、7);施坚雅讨论的基层市场;一天中的某个时间交易,如广东地区的“天光墟” 6、特定商品交易的场所:土特产品,牛市,茶叶,生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一讲插值与拟合2.ppt
- 第一课-认识好朋友——计算机.ppt
- 第一课_杠杆.ppt
- 第一轮复习07----二次函数与幂函数.ppt
- 第一讲安全管理.ppt
- 第一轮总复习 2.6 幂函数与二次函数课件 文.ppt
- 第一课-认识计算机、鼠标.ppt
- 第一课时:杠杆、滑轮(人大附中胡展翅).doc
- 第一课时离子反应.ppt
- 第一部分:单音节字词练习一、练习二.ppt
- 专题04 天气与气候(期末真题汇编,广东专用)(解析版).docx
- 专题04 中国的经济发展(百题精选)(期末真题汇编)(原卷版).docx
- 专题05 建设美丽中国(专项训练)(原卷版).docx
- 专题05 建设美丽中国(专项训练)(解析版).docx
- 专题05 居民与文化 发展与合作(百题精选)(期末真题汇编)(解析版).docx
-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含答案和解析).docx
- 专题05 居民与文化 发展与合作(百题精选)(期末真题汇编)(原卷版).docx
- 专题05 居民与文化 发展与合作(期末真题汇编,广东专用)(解析版).docx
- 专题05 居民与文化 发展与合作(期末真题汇编,广东专用)(原卷版).docx
-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雨的四季》.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