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膜分离设备PPT
第八章 膜分离设备;一、膜分离的基本原理;膜还没有一个完整精确的定义,一种通用的广义上的定义是膜是两相之间的不连续区间。
膜在分离过程中具有如下功能:
物质的识别与透过。是使混合物中各组分之间实现分离的内在因素;
相界面。膜将透过液和保留液(料液)分为互不混合的两相;
反应场。膜表面及孔内表面含有与特定溶质具有相互作用能力的官能团,通过物理作用、化学反应或生化反应提高膜分离的选择性和分离速度。;2、膜分离的推动力;——反渗透膜几乎无孔,可以截留大多数溶质(包括离子)而使溶剂通过,操作压力较高,一般为2~10MPa;
——纳滤膜孔径为2~5nm,能截留部分离子及有机物,操作压力为0.7~3MPa;
——超滤膜孔径为2~20nm,能截留小胶体粒子、大分子物质,操作压力为0.1~1MPa;
——微滤膜孔径为0.05~10μm,能截留胶体颗粒、微生物及悬浮粒子,操作压力为0.05~0.5MPa。;*;(2)其他推动力;膜分离法;*;*;二、膜材料及分类
对膜材料要求:
起过滤作用的有效膜厚度小,超滤和微滤膜的开孔率高,过滤阻力小;
膜材料惰性,不吸附溶质,从而使膜不易污染,膜孔不易堵塞;
适用的pH和温度范围广,耐高温灭菌,耐酸碱清洗剂,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
容易通过清洗恢复透过性能;
满足实现分离目的的各种要求,如对菌体细胞的截留,对大分子的通透性或截留作用。;1、常用膜材料
有机高聚物膜:纤维素类、聚砜类、聚酰胺类、聚酯类、含氟高聚物、聚烯烃等
无机分离膜:陶瓷膜、玻璃膜、金属膜和分子筛炭膜等 ;1)天然高分子
主要是纤维素的衍生物。如醋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和再生纤维素等。
其中醋酸纤维素截盐能力强,常用做反渗透膜,也可用作微滤膜和超滤膜。适用温度和pH有限。
2)合成高分子
大部分为合成高分子膜,种类多。主要有聚砜、聚丙烯腈、聚酰亚胺、聚酰胺、聚烯类和含氟聚合物等。其中聚砜是最常用之一,主要用于制造超滤膜。可耐高温(70~80℃),适用pH范围广(pH1~13),耐氯能力强, 可调节孔径范围宽(1~20nm)。但耐压能力较低。聚酰胺膜耐压能力较高,对温度和pH都有很好的稳定性,使用寿命长,常用于反渗透。;3)无机材料
主要有陶瓷、微孔玻璃、不锈钢和碳素等。
陶瓷材料的微滤膜最常用。多孔陶瓷膜主要利用氧化铝、硅胶、氧化锆和钛等陶瓷微粒烧结而成。陶瓷材料的特点是机械强度高,耐高温、耐化学试剂和耐有机溶剂。缺点是不易加工,造价较高。
;4.2.2 膜的结构特性
孔道结构
膜的孔道结构因膜材料和制造方法而异。对膜的透过通量、耐污染能力等操作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早期多为对称膜,即截留面的膜厚方向上孔道结构均匀。传质阻力大,透过通量低,容易污染,清洗困难。
; 60年代,开发了不对称膜。解决了上述弊端,开创了膜分离技术发展的新篇章。
不对称膜主要由起膜分离作用的表面活性层(0.2~0.5μm)和起支撑强化作用的惰性层(50~100μm)构成。惰性层孔径很大,对透过流体无阻力。活性分离层很薄,孔径微细,因此透过通量大,膜孔不易堵塞、容易清洗。目前超滤和反渗透膜多为不对称膜。
;不对称膜的截面结构示意图;膜的孔道特性
膜的孔道特性包括孔径、孔径分布和孔隙率。可由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测定。也可通过泡点法(bubble point method)测量:在膜表面覆盖一层水,用水湿润膜孔,从下面通入空气,当压力升高到有稳定气泡冒出时称为泡点,此时的压力称为泡点压力。; 基于空气压力克服表面张力将水从膜毛细管中推出的动量平衡,可得到计算最大孔径的公式。
dmax——最大孔径;
σ——水的表面张力;
θ——水与膜面的接触角度;
рb——泡点压力。
; 因为亲水膜可被水完全润湿,故亲水膜的θ≈0, cosθ≈1,所以
σ——水的表面张力;
рb——泡点压力。
; 一般膜的孔径都有较大的分布范围。
;4.2.3水通量
水通量:纯水的透过通量。
在一定条件下(一般压力为0.1Mpa,温度为20℃)通过测量透过一定纯水所需的时间来测定。
影响因素:随截留分子量或膜孔径增大而增大。
膜材料种类也对水通量有显著影响。
不同厂商的不同制造工艺也有很大影响。;三、膜分离的特点;1) 反渗透(Reverse osmosis, RO)
膜两侧压力相等的情况下,在浓差的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模拟检测:专题5_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doc VIP
- Unit6大单元教学整体单元分析课件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ppt
-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跨学科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建设.docx
- 城镇直埋供热管道电预热安装施工工法(技术方案).pdf VIP
- 2014造口治疗师培训个案发展计划及产品册造口学校.pdf VIP
- 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制度.doc
- 2026年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必刷测试卷完美版.docx VIP
- 2024年9月8日贵州省黔西南州州直遴选(事业单位考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VIP
- 2025年兵棋章节答案.docx VIP
- 酒店工程部计件量化方案(3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