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防灾知识班会设计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防空防灾知识班会设计PPT

防空防灾知识 1、什么是人防 人防是人民防空的简称。是指为防止敌人所有现代化武器的袭击,由政府和军事部门共同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与敌人的空中袭击作斗争所采取的各种防护措施的总称。 2、 什么叫做国防 为保卫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的武装侵略和颠覆采取的一切措施。人民防空是国防的一个组成部分。 人民防空常识 一、人民防空(P1) 二、人民防空的任务 (一)人民防空平时的主要任务(P1-2) (二)人民防空战时的主要任务(P2) 三、人民防空的基本手段(P2) 人防的基本手段是“走”“藏”“消”。 四、新时期我国人防建设的方针及基本原则(P2) 五、中小学生进行人防知识教育的意义(P2-3) 六、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民防空工作(P3-4) 小链接:中国人民防空标志(P4-5) 中国人民防空标志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自1999年5月1日起启用 高技术常规空袭的特点 空袭是利用航空、航天飞行兵器对城镇以及陆地、水域等目标进行攻击的行动。现代战争中高技术常规空袭的特点主要有: 实施精确打击 空袭破坏效应增大 空袭范围广泛 打击方式手段多样 二、现代高技术常规空袭的防护 1.及时鸣放防空警报信号 由城市防空指挥部决定,鸣放国家统一规定的防空警报信号。 (1)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重复3遍。相关行动:提前做好防空袭的各种准备。(P6-7) (2)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重复15遍。相关行动:就近就地隐蔽(P7-8) (3)解除警报:长鸣3分钟。相关行动:迅速消除空袭后果,防备敌人再次空袭。(P8) 2、组织群众疏散隐蔽 根据形势的发展,实施城镇居民的早期疏散,临战疏散和紧急疏散。疏散时,当市民听到预先警报信号后,应迅速关闭煤气、水管阀门,熄灭炉火,切断电源和妥善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携带个人防护器材和必需的生活用品,在人防管理人员的指挥下进入人防工事。空袭来临,如果无法进入人防工程,可以采用疏散、隐蔽、伪装、躲避等措施进行防护。 3、组织对重要经济目标进行防护 根据需要组织对供水、供电、供气设施、城市生命线工程、大型桥梁、机场、港口码头等重要经济目标采取施放烟幕、设置假目标、空中设置障碍物等防护措施。 4、组织消除空袭后果 组织指挥医疗救护、消防治安、通信运输、抢险抢修、防化防疫等人防专业队伍和群众抢险防护队伍,积极消除空袭后果。 三、中小学生安全应急能力 (一)平时的要求(P9) 1.克服麻痹情绪,做到临危不惧 2.加强人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做到有备无患 3.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形成群防合力 (二)战时的要求(P9-10) 1.树立必胜的信心 2.不听信敌人的谣言 3.稳定情绪,安定人心 4.准备个人防护应急包 2.1核武器袭击的防护 一、核武器 什么叫核武器 核武器是指利用原子核反应瞬间释放出的巨大能量, 对目标造成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原子弹、氢弹、 中子弹等统称为核武器。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特点(P12) 二、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1)冲击波:可通过对内脏的挤压,对物体的抛掷,撞击造成杀伤作用。 (2)光辐射:可通过灼伤皮肤或眼睛、烧伤呼吸道,引起大面积高热火灾等伤害。 (3)早期核辐射:爆炸最初十几秒至几十秒发射出的中子流和丙射线,可以像X光那样穿透人体杀死细胞,引起致命的放射病。 (4)核电磁脉冲:可对电子设备造成干扰与破坏,对人员无杀伤作用。 (5)放射性沾染:可通过放射性射线伤害人体细胞。 三、对核袭击的防护 由于核武器袭击范围广、杀伤力破坏力极大,防护措施复杂,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进行有效的积极的防护,其中最好的防护措施是进入人防工程。 (1)遭受核武器袭击前的准备 准备好简易防护器材和生活必需用品,如口罩、毛巾、雨衣等。 熟悉就近人防工事的位置、路线等,了解紧急疏散撤离方案。 对核袭击的防护(2、3) (2)遭受核武器袭击时的防护 听到预先警报后,家庭人员应迅速拉断电闸,关闭煤气,熄灭炉火,关好窗门,带好个人防护用品,迅速有序地进入指定的人防工事。 来不及进入人防工事的人员要利用地形地物就近隐蔽防护,不要站立或观看核爆闪光。(室外和室内人员的求生方法见课本P14-15) (3)遭受核武器袭击后的行动 服用预防药物,如碘片等。 及时撤离沾染区。(在放射性沾染区的人员防护方法见课本P15) 集中处理受染服装。 对人员和物品进行洗消。(转移人员在安全区的防护方法见课本P16) 四、核事故及其防护 什么是核事故 核事故是指:包括一切由放射性核元素非正常扩散引起的事故,造成放射性物质外泄,污染环境,致使人员受到超过或相当于规定限值的照射伤害。 核事故应急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