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淹溺、电击 急救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暑、淹溺、电击 急救PPT

中暑(heart stroke) (补充内容) 教学目标 1 2 3 了解:中暑的病因、发病机制 理解:重症中暑的临床特征 掌握:中暑的救护原则 ??????????????????????????????????????????????????????????????????????????????? 中暑的定义 机体处于高热环境中(高温闷热天气或烈日暴晒下),由于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水电解质紊乱或脑组织细胞受损,而出现的以高热、无汗、意识丧失或惊厥等临床表现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病。 中暑的诱发因素 肥胖者、产妇(散热不足、环境通风不良) 酷暑季节(室温超过35℃) 老年人、久病卧床者(热调节能力差) 过度劳累、睡眠不足 饮酒、饱食后,立即进行高温环境下劳作 伴发潜在性的疾病:甲亢、糖尿病、心血管病、 先天性汗腺缺乏症、下丘脑病 某些药物的应用:阿托品、巴比妥类 中暑的分型(P148) 先兆中暑 按轻重分 轻度中暑 重度中暑 ____ 中暑高热 (热射病) 中暑痉挛(热痉挛) 中暑衰竭(热衰竭) 日射病 中暑的发病机制 正常机体散热调节方式: 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体内产热与散热处于动态平衡,使机体体温维持在37 ℃左右。 主要方式: 辐射、传导与对流 蒸发 呼吸 大、小便的排出 重度中暑的发病机制(P148) 当外界环境温度升高一定程度时,或机体热调节能力下降时: 高热环境下--CNS兴奋--内分泌机能亢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快--产热增加、散热又不足时--体内热量将蓄积--体表温度进一步升高达40 ℃。 ---中暑高热(热射病) 烈日暴晒或强烈热辐射时(打铁、炼钢)--热直接作用于头部--脑组织温度高达40-42 ℃--脑组织充血、水肿。 ---日射病 重度中暑的发病机制(续,P148) 高热环境下--机体大量出汗--失水、失盐--机体脱水--若未及时补水、盐--血液浓缩、血容量不足--周围循环衰竭--CNS、肝肾功能衰竭。 ---中暑衰竭(热衰竭) 高热环境下--机体大量出汗--失水、失盐--机体脱水、电介质紊乱--若只补水、不补盐--稀释性低钠血症--四肢无力、肌肉痉挛。 ---中暑痉挛(热痉挛) 家庭紧急救护 物理性损伤的救护 教学内容 7、电击(P174-176) 8、淹溺(P176-178) 11、中暑(补充,P184) 12、冻伤(补充) 7、电 击 教学目标 了解:电击的概念、发病机制 1 理解:电击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2 掌握:电击的急救原则 3 触电方式 单相触电:最常见。站立地面,触及一根电线,电流由触电处通过身体,与地面相通而触电 二相触电:比单相触电严重。人体两处部位触及两条电线,构成电流环路而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一根电线落地,以落地点为圆心,形成20M半径内有电流电压,当进入10M以内的半径、双脚迈开0.8M以上时,形成跨步电压,电流由高到低通过人体而触电。 影响触电损伤程度的因素 电流种类、电流强度、电压高低、电阻大小、通电途径、电流接触时间有关 触电时间越长、电流越大、电压越高,组织电阻越小、损伤越严重。 人体电阻,从小→大:血管→神经→肌肉→皮肤→脂肪→肌腱→骨组织。干燥皮肤电阻50000~1000000Ω(欧姆),湿润皮肤的电阻1000~5000Ω,破损皮肤电阻300~500Ω。若皮肤潮湿、过水,电阻就会大大减低。 通电途径:凡电流流经心脏、脑干、脊髓可致严重后果。 电流通过心脏的百分数:左手→双脚6.7%、右手→双脚3.7%、 右手→左手3.3%、左脚→右脚0.4%。 交流电比直流电杀伤力大。 雷电的电压高达几千万伏特,故危害极大 病情评估(P169) 受伤史: 临床表现: 轻型:面色苍白、精神紧张;瞬间感觉异常; 晕厥、短暂 意识丧失; R、HR增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