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先天性巨结肠的护理PPT
先天性巨结肠症 先天性巨结肠 又称肠管无神经节细胞症 由Hirschisprung(1886年)将其详细描述 所以通常称之为希尔施普龙病(Hirschisprungs Disease,HD) 是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于近端结肠,使该段肠管肥厚、扩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 发病率 HD人群发病率为 1:5000 亚洲人发病率最高 HD性别:男多于女 男女之比约为 3-5:1 病因 基因突变 RET基因调控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尤其在肠神经系统的发育中起主要作用 突变使细胞发育调控信号不能正常传递,以致肠道神经发育不良 肠神经系统发育的内在环境缺陷 无神经节细胞的肠壁中纤维连接蛋白和层粘蛋白分布异常 无神经节细胞的肠壁中细胞黏附分子减少 病理 典型改变: 明显的狭窄段和扩张段 狭窄段位于扩张段远端,位于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以下距肛门约7-10cm 狭窄段与扩张段连接部形成移行区,呈漏斗状 扩张段多位于乙状结肠,严重者波及降结肠、横结肠 分型 超短段型:病变局限于直肠远端 短段型(10%):病变位于直肠近、中段,距肛门距离小于6.5cm 常见型(75%):病变由肛门开始到乙状结肠 长段型(10%):病变延伸至降结肠或横结肠 全结肠型:病变波及全结肠及回肠,距回盲瓣30cm以内 全肠型:病变波及全结肠及回肠,距回盲瓣30cm以上 most 临床表现 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24h排胎便 HD患儿生后24h内不排胎便 有些HD患儿在断奶后出现便秘 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梗阻症状,呈进行性加重,腹部逐渐膨隆 便秘可持续数天,甚至一周 也可能出现腹泻,或腹泻、便秘交替 严重时有呕吐,次数不多,为奶汁、食物 不排胎便或胎便排出延迟 临床表现 腹围明显大于胸围 腹胀呈进行性加重 大量肠内容物、气体滞留于结肠 腹胀严重时,影响呼吸,呈端坐式呼吸,夜晚不能平卧 腹胀 临床表现 患儿全身情况不良,贫血状,食欲不佳 消瘦,发育延迟,年龄越大越明显 抵抗力低下,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 肠道内细菌繁殖毒素吸收,损害心、肝、肾 一般情况 内括约肌紧缩,壶腹部空虚感 狭窄段短,可触及粪块 当手指从肛门拔出时,气体及稀便爆破样排出 肛门指诊 典型体征 是HD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 是HD的主要死因,占HD死因的60% ,死亡率高达50% 多发于2岁以下,其中3个月内患儿发病率最高 HD出现腹泻、发热、腹胀加重,考虑 小肠结肠炎 严重肠炎时: 患儿频繁呕吐、水样腹泻、高热、病情突然恶化 腹部异常膨胀、脱水 发生呼吸困难、衰竭、全身反应极差 肛检溢出大量奇臭粪水和气体 小肠结肠炎(巨结肠危象) X线检查 直立前后位拍片: 平片上可见低位性肠梗阻,全腹胀气及扩张的结肠及液平 钡剂灌肠: 病变肠段无正常蠕动,显示典型的狭窄、扩张段和移行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