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临床沟通,遏制血流感染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加强临床沟通,遏制血流感染PPT

加强临床沟通 规范血液培养;如此建筑竟然不堪细菌一击;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 2008年9月3日起,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9名新生儿相继出现发热、心率加快、肝脾肿大等临床症状,其中8名新生儿于9月5日至15日期间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相继死亡,1名新生儿经医院治疗好转。卫生部于9月23日接到该事件的举报信息,此后展 开调查 卫生部和省级专家组调查认为:该事件为医院感染所致,是一 起严重医院感染事件;什么是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而导致的疾病。它和甲肝乙肝一样,同属于病毒性肝炎。中国是丙型肝炎的高发区,大约3800万人群感染。随着对丙肝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意识到,这是一种会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 及肝衰竭的严重疾病; 根据卫生部指示,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成立了《临床检验操作规范》编写组。《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操作规范》是该规范的一部分。该规范在撰写过程中始终坚持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的指导原则,在查阅文献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编写任务。其间曾举行多次审稿会,对讨论稿进行了充分地研讨和修改;希望广大检验医学人员在学习、执行该规范的同时提出意见,以便再版时修改 ; 当微生物侵入血液迅速繁殖超出免疫系统清除这些微生物的能力时形成菌血症或真菌菌血症。一过性菌血症常发生于对感染灶的外科处理、黏膜的创伤操作和易污染的外科手术,亦可发生于全身或局部感染的早期;间歇性菌血症常发生于腹腔等部位未能及时引流的脓肿;持续性菌血症常见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血管内膜感染,亦常发生于伤寒和波浪热的最初几周 。病毒?寄生虫?;菌血症是临床医学急症,尽快采集血液进行培养;⑴发热( ≥38 ℃) 或低温( ≤36 ℃) ⑵寒战 ⑶白细胞增多(计数大于10.0 ×109/ L ,特别有“核左 移”时) ⑷皮肤黏膜出血 ⑸昏迷 ⑹多器官衰竭 ⑺血压降低 ⑻C 反应蛋白升高及呼吸加快 ⑼血液病患者出现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皮肤消毒程序:严格执行以下三步法: (1)70%酒精擦拭静脉穿刺部位待30s以上 (2)1%~2%碘酊作用30s或10%碘伏60s,从穿刺点向 外画圈消毒,至消毒区域直径达3cm以上 (3)70%酒精脱碘:对碘过敏的患者,用70%酒精消毒 60s,待酒精挥发干燥后采血 培养瓶消毒程序: (1)70%酒精擦拭血培养瓶橡皮塞,作用60s (2)用无菌纱布或无菌棉签清除像皮塞子表面残余酒精 ; ?在穿刺前或穿刺期间,为防止静脉滑动,可戴乳胶手套固定静脉,不可接触穿刺点 ?用注射器无菌穿刺取血后,勿换针头(如果行第二次穿刺,应换针头)直接注入血培养瓶,或严格按厂商推荐的方法采血 ?血标本接种到培养瓶后,轻轻颠倒混匀以防血液凝固。立即送检,切勿冷藏;采血量 成人采量是8~10ml/瓶 儿童采量是1~ 5ml/瓶 血液和肉汤之比为1∶5~1∶10 血培养次数和采血时间 ?采血培养应该尽量在使用抗菌药之前进行,在24h内采集2~3次做血培养(一次静脉采血注入到多个培养瓶中应视为单份血培养) ?入院前两周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连续3d,每天采集2份。可选用能中和或吸附抗菌药物的培养基 ?对间歇性寒战或发热应在寒战或体温高峰到来之前0.5~1h采集血液,或于寒战或发烧后1h进行; ?可疑急性原发性菌血症、真菌菌血症、脑膜炎、骨髓炎、关节 炎或肺炎,应在不同部位采集2?~3份血标本 ?不明原因发热,如隐性脓肿,伤寒热和波浪热,先采集2~3份 血标本,24~36h后估计体温升高之前(通常在下午)再采集2 份以上 ?可疑菌血症或真菌菌血症,但血培养持续阴性,应改变血培养 方法,以获得罕见的或苛养的微生物 ?可疑细菌性心内膜炎,在1~2h内采集3份血标本,如果24h后 阴性,再采集3份以上的血标本; 采血后应该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即送检,需室温保存或置35℃~37℃孵箱中,切勿冷藏。自动化连续监测系统虽有允许延迟上机监测微生物生长的原理,还是应该尽量减少延迟上机时间;?检查培养瓶是否有渗漏、破裂或明显污染 ?检查瓶子上的标签与申请单是否相符 ?检查血液标本是否适量,并在申请单上注明采血量 ?对于延迟送检的血培养瓶注意肉眼观察微生物生长可视 信号:培养瓶内是否有絮状物、混浊、溶血、凝块、薄 膜、产气、白色颗粒等。如发现可视信号提示有微生物 生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