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外渗的预防和处理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疗药外渗的预防和处理PPT

化疗药外渗的预防和处理 2016.6.13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同时化疗药物还具有毒性和刺激性。 因此预防化疗药外渗,掌握化疗药外渗的处理,是我们实施安全护理的前提,是肿瘤科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 提纲 一 概述 1.1 化疗药物分类 1.2 化疗药引起局部反应的机制 1.3 化疗药的临床表现 1.4化疗药外渗的原因 二 化疗药外渗预防 三 化疗药外渗处理 1.1化疗药物分类 根据外渗药物产生的不同损害对药物进行分类: 1 . 发疱性:渗漏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的药物 烷化剂:氮芥 蒽环类(阿霉素,表阿霉素,柔红霉素,米托蒽醌)DNA结合型 其他:放线菌素,丝裂霉素 生物碱:长春新碱,长春瑞滨,长春地辛 紫杉类:多西他赛,紫杉醇 非DNA结合型 抗生素类(放线菌素D、丝裂霉素) 生物碱类(长春新碱、长春花碱、长春地辛、长春瑞滨,紫杉醇,多西他赛等) 。 1.3化疗药的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可分为三期 Ⅰ期: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 局部组织肿胀,红斑,呈持续性刺痛,剧痛,烧灼样痛 Ⅱ期:静脉炎性反应期 化疗药渗漏后2-3天发生,受损血管沿静脉走向呈条索样肿胀,变红,同侧腋窝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疼痛,可伴有发热; Ⅲ期:组织坏死期 浅层组织坏死,溃疡形成累及皮下肌层,甚至深部组织结构受累 局部组织炎性反应 组织坏死期 1.3化疗药外渗的原因(一) 1.血管因素: ①老年体弱患者血管脆性变大、管腔变细、血流速度变慢,长期药物刺激而致血管内膜发生损伤。 ②血管栓塞、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肿瘤压迫、上腔静脉压迫征等引起的血管阻力增加。 1.3化疗药外渗的原因(二) 2、药物因素: 药物浓度,ph值,渗透压,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影响 ① 高浓度刺激性化疗药物,可致血管内皮细胞毒性反应,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血管结构进行性损伤。 ② 改变血浆渗透压或ph值,对血管内膜产生不良刺激。 如nvb(长春瑞宾)是碱性药物,可使血管内二氧化碳蓄集,造成血管内压力升高、通透性增强,导致药物容易从静脉薄弱处渗漏至皮下组织。 1.3化疗药外渗的原因(三·四) 3.操作因素: 穿刺技术的不熟练, 一次给药多次穿刺 选择血管不当 针头固定不牢 拔针后按压针眼不准确 4.其它因素: 淋巴水肿 输液量大 病人不合作而穿破血管、针头滑脱 病人血小板数量少 静脉注射部位弯曲 二化疗药外渗的预防 化疗药外渗预防(一) 1.合理选择血管和通路 首选上肢远端粗直,弹性好的血管,再次穿刺点应位于前次穿刺点的近心端;化疗给药后套管针不保留; 下肢静脉不作为成年人选择穿刺血管的常规部位; 切忌选择靠近肌腱、韧 带、关节等处静脉注射。 建立系统的静脉使用计划:注意保护大静脉,常规采血和非化疗药物的注射选用小静脉。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者,禁止应用上肢静脉输液; 乳腺癌根治术或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禁止选在患侧肢体行静脉输液; 选择中心静脉:持续给药(5-Fu) 强刺激性药物及发疱剂(长春瑞宾 PH3.5;表阿霉素 PH3) 化疗药外渗预防(二) 2.正确使用药物 掌握化疗药物给药的方法、浓度和输入速度 联合药时,先注入非发疱性药物, 如果均为发泡性药物者,应先注入低浓度的, 两种化疗药之间用等渗液(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快速冲洗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