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公祠的建筑艺术鉴赏及进一步的旅游开发.doc

关于五公祠的建筑艺术鉴赏及进一步的旅游开发.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五公祠的建筑艺术鉴赏及进一步的旅游开发

关于五公祠的建筑艺术鉴赏及进一步的旅游开发 一,五公祠概况 唐嗟未造,宋恨偏安,天地几人才置诸海外,道契前贤,教兴后学,乾坤有正气在此楼中. 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期楼.(祠内的对联) 五公祠是一组古建筑群的总称,包含五公祠,苏公祠,观稼堂,学圃堂,五公精舍和琼园等.五公祠是纪念被贬来海南岛的唐宋5位历史名臣,即唐代宰相李德,裕宋代宰相李纲,赵鼎,南宋抗金将领李光和胡铨.寺内藏有宋徽宗赵佶书写的《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碑,对研究道家学说和瘦金体书法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五公祠古建筑群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年),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修,后又多次修缮,建筑面积2800余平方米,连同园林,井泉,池塘约占地100亩.地近闹市,独有清幽,自古有琼台胜景之美称.被誉为海南人文古迹第一胜境.主体建筑五公祠为两层木结构,楼高9米,周围有檐廊,但无斗拱,为海南最早的楼房,故称海南第一楼.苏公祠与五公祠相毗邻,原为金粟庵,明万历时在此建立祠堂,称苏公祠.是纪念宋代著名诗人苏轼,同时,也崇祀他的弟弟苏辙,故亦称二苏祠.祠内陈列苏东坡诗词碑刻等30多块.学圃堂和五公精舍位于五公祠的右侧.是当年大陆学者来此讲学和 海南学子研习经史之处.琼园在五公祠之左侧,它包括浮粟泉,粟泉亭,伏波祠等建筑和庭园.浮粟泉相传为苏轼开凿的井泉.有海南第一泉之美称. 二,五公祠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主要有三大特点:首先是运用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其次是采用庭院式的组群布局,再有 善于使用丰富多采的艺术形象.五公祠的建筑特色也主要体现在这一方面.我们将通过相片来鉴赏它的建筑艺术价值 结构 中国古代的建筑形式丰富多彩,主要以抬粱式,穿斗式,干阑式,井干式为主,在建材方面,则是以木结构为主.墙倒屋不塌 概括地指出了中国建筑框架结构最重要的特点.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这种结构,可以使房屋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满足生活和生产所提出的千变万化的功能要求.同时,由于房屋的墙壁不负荷重量,门窗设置有极大的灵活性.这在五公祠上体现得恰倒好处.五公祠的分两层,每层都有各自的立拄,上下对应,且为石柱,能比木柱更好地支撑两层楼的重量.下层的石立柱底部采用倒梯形状的几何结构,最下面以方形接地,使得立柱具有一定的美观性. 五公祠下层顶部是平的,整体由正堂有四个木制支柱和顶部的多条横木构成整个框架结构.正堂两侧各有楼梯通至上层.此楼梯比较陡,且在上层专门设置有可遮住楼梯通道的木版,这样也就将两层隔开,使上层多了利用空间(见图1,2).上层的骨架采用的结构为抬梁式.抬梁式是在柱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放置大梁,大梁上再叠置几层缩短的梁,各短梁的两端梁下置垫木或短柱,支承在下一层梁上.最上的短梁称平梁,正中立短柱(见图3).设计师并没有将整个骨架结构隐藏,而是以一种高度对称的几何结构展示出来,不仅节省了材料,而且使建筑物显得更更庄严. 图1(敞开的楼道木版) 图2(放下后的效果) 图3(抬梁式) 2,布局 从古代文献记载,绘画中的古建筑形象一直到现存的古建筑来看,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由于五公祠不是专门的官用住宅或宫殿,而是纪念性的建筑群,所以没有严格的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且后人经多次的修葺,也以改变了原来的布局.但是,它还是保存了一定的原貌.另一方面,中国古代建筑善于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所以,很多建筑群除了有大量的建筑物外,还要凿池开山,栽花种树,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风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画为蓝本,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在苏公祠前就有两棵古老的鸡蛋花树,历史悠久.树上的花虽零落,但是树干婆娑弯曲,姿态优美.在五公祠建筑群外,有一池塘,莲花三三两两在池中开放,为园子添了几分秋意(见图4,5).由于曲折而自由的布局,苏公祠和五公祠只是由一道拱形的门连接的.从门中观望,只能看到园景的一角,要走进才能得到全园的景色.这样使得园内的布局紧凑,但又变化多端,有移步换景之妙. 3,装饰 中国建筑装饰历史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在陕西西安的半坡遗址中,旧有发现许多底部带席纹和布纹的陶器.殷商的铜器表明了中国两千多年前的装饰艺术成就;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装饰的风格博大清新,华丽丰满;宋朝时期,统治者就强调偃武修文,这反映在装饰艺术上则表现出典雅,理性,严谨和含蓄的艺术风格;到了元朝,则是以刚劲,豪放,粗犷的风格为主;一直到明代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