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活血化瘀法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重要性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活血化瘀法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重要性分析
辽宁省本溪县第一人民医院 辽宁本溪 117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慢性呼吸道疾病,以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为疾病状态,通常呈进行性发展,并与肺脏对有毒颗粒和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1],也是多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转归。本文对于临床上选取的病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活血制剂,并观察其疗效,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呼吸内科住院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患者共94例,年龄 55-86岁。治疗组 45例,对照组4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选取的慢阻肺并呼吸衰竭患者符合第五届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全国会议制订的 COPD的诊断标准。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出血性疾病、肿瘤、意识障碍患者,以及行辅助通气治疗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予常规临床治疗,氧疗基础上按病情需要加用抗生素、解痉平喘(包括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及雾化治疗。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制剂静滴,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或红花注射液。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测定治疗前后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情况(见表1)和肺通气功能FEV1和 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作为疗效判定(见表2)。两组患者均治疗9天后统计疗效。
3.2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中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标准拟定。临床治愈:咳、痰、喘、发绀症状基本消失;显效:咳、痰、喘、发绀症状明显好转;有效:咳、痰、喘、发绀症状好转;无效:咳、痰、喘、发绀症状无减轻。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chi;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讨论
慢阻肺是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相关联的有气道阻塞的疾病,属于中医“喘证”、“肺胀”范畴。患者属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久病咳喘,迁延失治,致使肺、脾、肾正气亏虚,卫外不固,津液输布失常,行血无力,导致瘀血阻络,痰浊内生[3]。西医研究认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由于缺氧、感染、内皮细胞损伤等因素,可促进血小板聚集,导致微血栓的广泛形成。在病理结构方面,与细支气管伴行的肺小血管有炎性改变,中膜平滑肌变性和坏死,管腔狭窄乃至完全闭塞。由于肺泡破裂和炎症的侵蚀,肺毛细血管床数量及横断面积减少[4]。亦属于中医血瘀范畴。临床分析指出肺系病中活血化瘀药的用药以丹参、桃仁、赤芍、当归、红花、川芎、地龙、郁金、丹皮、水蛭用药频数较高,通过病案统计表明其对于肺系病血瘀证的治疗有确切疗效[5]。中医理论肺与心脉相通,肺气辅佐心脏运行血脉,肺虚治节失职,则血行涩滞,循环不利,血瘀肺脉,肺气更加壅塞,造成气虚血滞,血滞气郁,由肺及心的恶性后果,临床可见心悸、紫绀、水肿、舌质暗紫等。很多医生在慢阻肺合并心衰的时候才会选用活血药,其实肺系疾病只要存在血瘀证,即可应用活血药物对症治疗。本文观察组所用中药是临床较为常用的活血药制剂,能够起到改善循环,加速代谢,对于肺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临床治疗效果评估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40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2002:54-55.
[3]陈志强,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56.
[4]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42.
[5]高振,李风森,杨剑等:[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6):286-28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he-new-age-of-invention高一英语新外研版必修三unit3课件.pptx VIP
- (2025)呼伦贝尔市入团积极分子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HG∕T 5677-2020 石油炼制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pdf VIP
- 《基于三菱FX2N控制系统的自动剥线机设计》9500字(论文) .pdf
- 奔驰500系列发动机操作手册.pdf VIP
- 天津大学学生宿舍文明住宿承诺书.DOC VIP
- 2025年中国半乳甘露聚糖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
- The new age of invention课件新外研版必修三unit3.pdf VIP
- 2024辽宁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 微专题 遇到角平分线如何添加辅助线(课件).pptx VIP
- xx集团粮食仓储及加工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