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麓州警列 2014.03
LAN ZHoU XUE KAN
从 《晏子春秋》书名含义看其文体性质
周云钊 赵东栓
(曲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 曲阜 273100)
[摘要] 在 《晏子春秋》研究中,对其文体性质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它是属子还是属史上,由于 《晏子春秋》书名出现甚早,
它的含义就带有其成书时代的特征。 “晏子”之 “子”不是对老师的称呼,应释为 “老爷”;“晏子春秋”之 “春秋”是史书的通称,
所指乃 “齐春秋”,《晏子春秋》为专记 “晏老爷史”的史书。由于 《晏子春秋》在 内容、形式上的特点,在流传过程中,~4J1更加
关注其谏辞问对,至刘向校书,将其按照谏、问、杂分类编排,变成了强调思想性的子书体例,《晏子春秋》变成了“忠谏其君,文
章可观,义理可法,皆合 《六经》之义”的子书。 《汉书 ·艺文志 ·诸子略》下儒家首列 “晏子”,并非 《晏子春秋》的简称,而是
《晏子》更能体现其子书的性质,从此,《晏子春秋》就以子书的面貌流传于世,直至 《四库全书》始还其史书的原貌。
[关键词] 晏子春秋;书名含义;文体;由史到子
[中图分类号]1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92(2014)03—0069—06 [收稿 日期] 2013—12—07
[作者简介]周云钊,男,山东临沂人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博士生,临沂大学文学院区域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赵东栓,男,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古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
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前文学及文学批评。
在 《晏子春秋》的研究中,对其文体性质的判定,也是一个颇多纷纭的话题,话题主要集中在 《晏子春秋》
是属子还是属史上。自《七略》将其归人诸子略,视作子书后,《汉书 ·艺文志》《隋书 ·经籍志》《旧唐书 ·
经籍志》《新唐书 ·艺文志》《宋史 -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等史志著录都将其归入子部;明周子义等辑 《子
汇》,收唐以前子书二十四种,其中有 《晏子春秋》二卷,后之 《诸子汇函》《百子全书》《二十二子》《诸子集
成》《新编诸子集成》等汇编诸子的丛书亦将 《晏子春秋》作为子书收入;在诸子之学的发展历程中,尤其是清
代以降,治子学者如孙星衍、章太炎、钱穆、蒋伯潜等学者皆将 《晏子春秋》纳人诸子学的研究范围,直到现
在 ,诸子学研究的专著中依然留有 《晏子春秋》的一席之地 ,如郭齐勇、吴根友二先生撰写的 《诸子学志》称晏
子为 “广义的早期儒家”。黄卓明先生的 《诸子学》辟专章讨论晏子的思想体系等。而 《四库全书》则将 《晏
子春秋》视作史书,由子部改隶史部传记类,后之 《书 目答问》《四部丛刊》亦将之归于史部,当代学人或论其
传记文学品格,或证其历史人物传记的著作属性,其观点与 《四库全书》是一脉相承的。另外,也有学者将其
看作 “接近历史小说的散文作品”、“我国最早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最早的人物传说故事集”等,上述说法
虽有一定道理,但并没有改变 《晏子春秋》属子还是属史问题的格局。由于中国目录学并不仅仅是形式上的
部次甲乙的图书分类,它还有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作用,因此,要准确评价 《晏子春秋》在学术史、文学史
上的地位,就有必要对其文体性质作进一步的讨论。笔者拟从 《晏子春秋》书名含义的考察人手,讨论其最
初的史书性质以及其后由史到子的变迁。
之所以从书名人手,是因为在习惯了子、史分类的我们看来,《晏子春秋》确实让人感到很奇怪。从字面
上说,“晏子”与 “孟子”、“荀子”等一样 ,是子书之名;“春秋”是史书之称,二者分别命名相应的书籍,没有什
69
么问题,可是将它们合在一起,成为一部书的名字,就成了“子史合璧的 四‘不象”’了¨J。
我们知道,《晏子春秋》这一书名出现甚早,“《晏子》名 《春秋》,见于史迁、《孑L丛》子顺说及 《风俗
通》。”¨2《风俗通义》成书于刘向校书之后,文章不讨论。子顺为孔子八世孙,名斌,曾为魏安蕉王相,他的话
是对魏齐说的:“子顺 日:无‘伤也,鲁之史记 日《春秋》,经因以为名焉,又晏子之书亦 日《春秋》。” 司马迁
说的就更明确了:“吾读…… 《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l4据此我们可以判断,从战国到汉代,晏子之书就
是以 《晏子春秋》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造房子教案(共6课)(2025秋).docx VIP
- 2025年广西公需科目第二套答案.docx VIP
- 设备供货配送方案.docx VIP
- 现代农业发展情况课件.ppt VIP
- 2025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二)答案.docx VIP
- 《急诊与灾难医学》全套课件.pptx
- 精通版五年级英语上册Lesson3_教学课件.ppt VIP
- 农村公路畅通工程质量检测方案(第三方检测及交工验收).docx VIP
- 《现代农业发展》课件.ppt VIP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