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docVIP

浅析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析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王 容(四川省长宁县人民医院 四川长宁 644300) 【中图分类号】R1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8-0100-02 【摘要】目的 从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主观因素和生理因素等方面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常见职业危害,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消毒供应中心是发生医院感染危险性较高的科室。在操作中,消毒供应中心人员会接触病原微生物以及病人的血液、体液等感染性物质;还可在清洗操作中接触到含有污染物的气溶胶、有害化学气体损害,受到高温损伤、锐器伤等职业危险。因此供应室人员必须加强职业暴露培训,提高防护意识,加强防护措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减少职业性危害的发生。现分析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因素并提出相应防护对策。 1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 1.1生物性因素 回收、清点、拆卸、浸泡和清洗等操作中,皮肤、肢体有可能接触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的各类医疗器械、物品;破损的皮肤、黏膜接触了上述物品后更易被病源微生物感染。①在清洗、整理、包装穿刺针、剪刀等锐器操作过程中被刺伤,其残留的病原微生物可直接进入人体而导致感染的发生。在清洗等过程中,特别是管腔狭窄的器械时,如各种穿刺针、吸引器头等可能喷溅出含有病源微生物的血液、体液至面部皮肤、眼睛、鼻腔或口腔内而导致感染。②清洗各类器械时,可产生大量的气溶胶,这些气溶胶包含细菌、病毒及生物有机体。这些气溶胶吸入人体后可造成呼吸道损伤及感染。③建筑布局不合理、区域划分不明确导致洁污交叉逆行;未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未按要求区域更衣;私人用物及书刊、报纸带入清洁区或污染区;在污染区进食、饮水;医疗废物未按要求弃置于相应的包装或容器内。以上这些因素不仅造成医院感染,也是危害供应室工作人员健康的主要因素。由此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1.2化学性因素 消毒供应室在清洗、消毒物品过程中,会接触到大量的化学消毒剂、洗涤剂。这些化学产品内含有碱、发泡剂、脂肪酸、蛋白酶等有机物、阳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均有一定的挥发性,长期接触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皮肤、呼吸道、胃肠道、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一定的刺激。可使人头昏、头痛、精神不振;流泪、咳嗽、胸闷、气促;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可使蛋白质凝固,导致皮肤粗糙皲裂、烧伤、着色。浓度低造成二次污染;浓度高对皮肤、黏膜及呼吸道、胃肠道刺激性增强,严重者危及生命。长期接触有致癌作用。 1.3物理性因素 1.3.1机械性损伤 在回收、清洗及包装、灭菌过程中,皮肤黏膜容易被各种利器刺伤,物理压力灭菌器、远红外线干热灭菌设备等的意外事故。 1.3.2高温、寒冷、潮湿的工作环境 在夏季,蒸汽发生器制造室、压力灭菌器在运行时灭菌室内的温度可高达40℃以上,极易引起中暑和烫伤。清洗是供应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即便是严冬季节,工作人员也不可避免接触冷水;寒冷、潮湿易使人患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特别是基层医院有的还未配置控制温湿度的装置,甚至连空调也没有。 1.3.3噪声污染 来自压力灭菌器、全自动喷淋清洗消毒机、超声清洗机器械的噪音。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在抽真空时,其噪声强度超过了国家对工业区噪声标准的极限。噪声使人交感神经紧张、末梢血管收缩、心动过速、血压变化、心电图异常。长期反复暴露易引起疲劳、烦躁、头痛、头晕、血压升高、听力减退等症状[1]。 1.3.4其他 在自己制作敷料、棉球以及包装布类物资时,纤维、粉尘极易被吸入呼吸道,长期反复刺激可损伤呼吸系统,引起咳嗽、哮喘甚至形成尘肺。 1.4主观因素 部分消毒供应室的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淡漠,对职业危害认识不足,工作中未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疏忽大意而受到职业危害。 1.5生理因素 供应室担负着医院各种灭菌物品的供应任务,劳动强度大且长期站立。姿势不当或负荷过重可能引起肌肉、关节的扭伤、拉伤等。 2 防护措施 2.1加强职业暴露培训,使工作人员充分掌握职业防护的相关知识与防范措施。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增强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 2.2合理的建筑布局和合理的工作流程 合理的布局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力保障,合理的工作流程可节省人力、财力、物力,有效利用空间,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工作效率。供应室应严格划分为生活区、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区域之间有实际的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