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学科怎样对学生渗透法制教育.docVIP

浅析语文学科怎样对学生渗透法制教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语文学科怎样对学生渗透法制教育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析语文学科怎样对学生渗透法制教育 刘松娣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生被动地接受法制 教育,不但未能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甚至 还造成了学生以消极方式抵触。如何改变现 状?如何把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学科知识和法律知识 的双丰收?怎样在语文学科中对学生渗透法 制教育呢? 作为21 世纪的新型教师,每一个人都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所讲授的每一篇课文,甚 至是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将涉及到一些法制 常识,语文教师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单纯的语 文知识的机械传输层面上,还应该积极主动 地探讨如何将法制教育等知识穿插和糅合 到课程的日常教学之中。 1 将法治教育渗透到词语的讲解之中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必将会使 用到不计其数的成语、俗语、歇后语等词语, 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某一个词语意思的同时, 不妨尝试一下用法制视角来解释分析这些 词语。 例如,“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在《现代汉 语词典》中意思是:“比喻用对方使用的手段 还击对方。”讲完了字典中的意思,语文教师 还需要从更高层次的法制层面来解析这个 词语的意思。老师可以进一步讲,如果别人 挖了我们的眼睛,我们也一定要去挖掉别人 的眼睛。这样看似合情合理的以暴制暴的做 法,在古代法制不健全的社会情况下也许行 得通,但是在法制相当完备的现在,却没有 任何立足之地。在法制社会的今天,如果我 们的合法权利受到侵犯,就应该果敢地拿起 法律这个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通过合法 的途径来要求侵犯我们权利和利益的人赔 偿我们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精神损失。 再如,“拾金不昧”一词在字典中的意思 是“拾到钱财不藏起来据为己有”。除此之 外,教师还应该进一步从法制视角去讲解, 如果我们捡到别人遗失的贵重物品不想返 还并且占为己有,按照现行的法律规定,这 种行为就属于盗窃行为。为此,不论从哪个 层面上来讲,我们都需要对生活中的词语进 行最详尽最全面的了解。 2 将法制教育渗透到课文的讲授之中 教材中很多亲情的描写无不都在暗示 着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学生在充分 体会亲情的同时,教育学生理解报答亲情, 长大后更好的赡养父母。语文课上文质兼美 的散文,展现了一幅幅自然、优美的画卷,祖 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无不牵动着学生的 心。教育者也可因时教育,如果我们不注意 保护资源,破坏清洁的自然环境,同样这些 美好的事物就会烟消云散,反而会给社会带 来灾难和不幸。任何捕杀、捕捉动物的行为 不仅可耻,而且违法;任何滥伐森林、滥采矿 石就会造成资源的短缺,破坏生态的平衡。 自然不允许这样做,社会不允许这样做.有 了法的存在,人类才能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语文课文中相当一部分篇目都涉及到一些 法制常识,这就要求我们高中教师不应该回 避这些知识,而应该积极主动地承担起讲述 课文相关法制知识的重大责任。 譬如,在讲到元代著名剧作家关汉卿的 《窦娥冤》时,除了需要掌握课文中的语文基 础知识,还需要注意两方面问题:一方面,要 引导学生学习窦娥的为了维护自己合法权 力而敢于同整个封建礼教的社会作斗争的 抗争精神;另一方面,也需要从那个时代的 贪官庸官肆意玩弄权术的历史事实中受到 教育和启迪,并引以为戒。 又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鲁智深的 “三拳”从文学的角度看酣畅淋漓、痛快至 极,体现出主人公嫉恶如仇、惩恶扬善的侠 义精神,可谓经典,这种“路见不平,拔刀相 助”的以暴制暴的行为在封建时代“有理无 法讲、有冤无处伸”的黑暗背景下,有其存在 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 照本宣科,对于世界观处于形成期的初中学 生来说,难免会误导学生产生漠视社会秩序 和法律的错误观念,所以就有必要用现代人 理性的法眼来引导他们辩证思维,学会用批 判审视的眼光重新解读经典名著,做到“去 糟粕、取精华”,否则,学生如果一味的津津 乐道于孙二娘的“人肉包子”、李逵劫法场武 松血溅鸳鸯楼的杀人如麻,然后在现实生活 中“该出手时就出手”,那么其中的“暴力倾 向”对学生的负面诱导又何异于网络上的暴 力游戏。反过来,我们可以将“有理无法讲、 有冤无处伸”的封建黑暗社会背景与今天法 制健全、充满民主的现代法理社会进行比 对,参照《刑法》,寻求合理的解决途径,既增 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又加深学生对宋朝末年 封建黑暗统治下“官逼民反”梁山好汉的悲 惨遭际的批判理解。 3 将法制教育渗透到语文活动之中 每学期,语文教师都应在班里举行许多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通过这些活 动,不仅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各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