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黄河调水调沙对东明河道工程的影响及建议.docVIP

浅析黄河调水调沙对东明河道工程的影响及建议.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黄河调水调沙对东明河道工程的影响及建议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析黄河调水调沙对东明河道工程的影响及建议 东明黄河河务局 山东东明县 274500 摘要:2002~2015年黄河连续17次进行了调水调沙,都取得了圆满成功。东明河段位于山东黄河最上游,是黄河下游有名的“豆腐腰”河段,本文通过分析调水调沙后东明河道的冲淤、水情、河势变化等,说明了调水调沙的作用,并提出了河道工程治理认识和建议。 关键词:黄河;调水调沙;东明河道 1东明河道工程情况 黄河东明段位于山东黄河的最上游,河道长76km,两岸堤距上宽下窄,呈“漏斗型”。其中,上界到高村,河道长66 km,河道宽、浅、乱,主流摆动频繁,属于游荡型河段,两岸堤距5~20 km,纵比降约1/6000,主河槽宽1.2~3.3 km;高村到东明下界,河道长10 km,属于从游荡型向弯曲型的过渡性河道,两岸堤距5 km左右,纵比降约1/8000,主河槽宽0.8~1.3 km。由于河床逐年淤积,东明河段河床高出滩地2~3m,高出背河地面3~5m,设计防洪水位高出背河地面8~10m,是典型的地上“悬河”。东明河段有4处险工,8处控导,工程长度16.25km。该河段滩地横比降较大(约1/3000左右),槽高、滩低、堤根洼,极易发生横河、斜河,威胁堤防安全,是黄河下游有名的“豆腐腰”河段。 2调水调沙运用后东明河道的冲淤变化。 从2002年至2015年黄委已经进行了17次调水调沙,据统计小浪底水库运用后,由于小浪底水库拦沙和调水调沙,黄河下游花园口至高村河段冲刷最为明显,从1999年11月至2010年10月,此段河道共冲刷7.85亿t泥沙,河道冲刷以主河槽冲刷下切为主,东明河道平均河底高程降低了2.96m,年平均降低0.27m,调水调沙作用明显。 2015年7月7日8时00分,洪峰通过东明高村站流量达到3200 m3/s,水位61.19m,和2002年第一次调水调沙时高村站最大流量2930 m3/s,水位63.75m相比,流量增加270 m3/s,而水位降低2.56m,滩区没有发生串沟漫滩现象。经过多年调水调沙,东明河段的平滩流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平均增加约700至900 m3/s,东明河道平滩流量由2002年2000 m3/s左右增加到3800 m3/s左右。从2002年和2015年高村站最大流量、水位统计表(表2-1)可以看出调水调沙后水位明显降低。 2002年和2015年高村站最大流量、水位统计表(表2-1) 3东明河道河势变化及原因分析 经过2002年至2015年多年黄河调水调沙,东明黄河河段河势总体向归顺、流路单一,河槽向稳定方向发展,但是东明上界至高村之间,身处豆腐腰宽河道河段,治理难度大,河道宽、浅、散、乱,主溜摆动频繁,长期小水作用下的不利河势仍未得到根本调整,根据多年分析,变化较大的分别为王夹堤河段和老君堂河段。 3.1王夹堤控导工程,始建于1978年5月,位于东明县黄河南滩内,上接兰考县的蔡集工程相连,共有19道坝,均为乱石结构。 2002年第一次调水调沙前王夹堤工程不靠河,2002年调水调沙期间工程靠水不靠溜,2003年调水调沙期间,王夹堤工程16~19坝偎水,19坝着边溜,后来由于秋汛洪水影响,蔡集工程生产堤溃口,黄河主溜在蔡集工程的35~20坝之间形成“∽”型河湾,造成王夹堤5坝以上河岸坍塌,造成工程1坝、2坝偎水、靠边溜。2004年调水调沙后,王夹堤工程上段靠河段加长,1~7坝靠河无溜,7坝下滩地坍塌,使17~19坝靠河、靠溜,10坝以下坝前滩地仅宽1~20m,王夹堤工程全面靠河的趋势明显。2005年调水调沙以后,王夹堤工程19道坝全部靠河至今。 王夹堤工程靠河段加长的主要原因是2004年汛前修做的蔡集工程54~59坝中的54至55坝受大溜顶冲,挑溜到蔡集35坝以下,溜势下滑,溜渐靠工程对岸的滩地,滩地导流到王夹堤工程前的滩地,使王夹堤工程靠溜段加长。 3.2老君堂控导工程位于东明县黄河南滩内,该工程始建于1974年,上接左岸周营工程来溜,下送溜至于林工程,为河道整治的重要节点工程,共有31道坝垛,其中坝29道,均为乱石结构。 2005年汛前,水溜入周营工程后沿左岸行进,周营工程23~38坝靠水、靠溜,28~29坝、33~34坝靠主溜。溜出周营工程后仍沿左岸行进,流向老君堂工程,该工程7~27坝靠河,7~16坝靠溜,8~9坝靠主溜,10~16坝靠边溜,7坝靠回溜。该工程位置处河势基本维持以前年度情况,变化不大。 2005年以来,老君堂工程河段河势出现了较大变化,溜入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