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其三)教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咏怀古迹(其三)教案

咏怀古迹(其三)教案 朱小蓉 【教学目的】 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教学重点】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方法】点拨法、美读法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吧?它形容的是谁呢? 对,它形容的是西施、 昭君、貂蝉、杨玉环,她们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她们的美貌给她们带来好运不?没有!比如我们学了李商隐的《马嵬》,在马嵬事变中杨贵妃被迫自缢;《林黛玉进贾府》中的林黛玉的命运是悲剧性的;《琵琶行》中的琵琶女的命运是不幸的,那么王昭君的命运是怎么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到诗中找找答案吧! 二、解题 从题目可知,杜甫以“咏怀古迹”为题的诗歌肯定不止一首,我们今天要学的是其中的第三首。杜甫以“咏怀古迹”为题的诗是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内容分别是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主旨是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三、学生齐读,然后教师范读。 四、整体感知 1、思考:这首诗吟咏的对象是谁? 明确:王昭君 {教师补充:这首诗是杜甫途经昭君故里时有感而作。[多媒体展示]昭君故里即今天的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宝坪村,原名烟墩坪,又名王家湾。它面临香溪水,背靠纱帽山,群峰林立,崖壑含翠,橘林丰茂,山明水秀,极富诗情画意。村内有楠木井、娘娘井、梳妆台、望月楼等遗迹. } 2、思考:诗中有没有写昭君故里的诗句? 明确:有。首联。[学生齐读首联] 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3、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明确:引出歌咏对象昭君。 [多媒体展示] 王昭君,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名嫱,字昭君。晋代因避司马昭之讳,称她为明君或明妃。昭君自小天资聪颖,多才多艺,琴棋书画,吟诗作赋,无一不精,尤其擅长弹琵琶,加之美貌如花、艳可倾城,所以年方二八就以秀女身份被挑选入宫。而当时从全国各地挑选人宫的美女数以千计,元帝无法一一见面,便命画师毛延寿画像。昭君因自恃貌美,不肯贿赂毛延寿,毛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些破绽。昭君因此被贬入冷宫3年,无缘面君。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呼韩邪临辞大会,昭君丰容靓饰,元帝大惊,不知后宫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传说“昭君出塞”时行于大漠途中,悲怀于自身命运和远离家乡,因而在马上百无聊赖,弹《出塞曲》,而天边飞过的大雁,听到曲调的幽怨和感伤,肝肠寸断,纷纷掉落在地。“沉鱼落雁”中的“落雁”由此得名。昭君到匈奴后做了呼韩邪单于的阏氏(yān zhī)。封「宁胡阏氏」,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打这以后,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有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公元前19年,33岁的绝代佳人昭君去世,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 4、指定一学生从诗中找出和以上资料相对应的诗句 明确: 一去紫台连朔漠,写她远离汉宫远嫁匈奴; 独留青冢向黄昏,写她死后葬身塞外 画图省识春风面,写汉元帝,只看图画不看人,把她们的命运完全交给画工们来摆布。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写她怀念故国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 7、思考:昭君在汉朝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后来她风光出塞,成了千里草原上最尊贵的国母,在很多人看来她应该是千里草原上最幸福的女人,何来的不幸和怨恨呢?昭君怨恨什么?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 明确: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环珮空归夜月魂 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幽怨 画图省识春风面 对画师的无耻行为怨恨。 [学生再次齐读颔联和颈联] 8、思考:昭君远嫁对她个人来说,毕竟是一种不幸。这种不幸又是谁造成的呢? 明确: 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学生再次齐读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再一次感受昭君的怨恨} 9、读完尾联,我们知道了为什么琵琶总是弹奏出那撩人愁思的曲调,那也许是昭君在诉说她内心的哀怨吧!曾经有一位诗人在听到琵琶曲时感动得泪洒青衫,他是谁呢?对,白居易。诗中有两句诗为证:“座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