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生理学PPT1
生物化学课件
(供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2008,3;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一、什么是蛋白质?;二、蛋白质的生物学重要性;1)作为生物催化剂(酶)
2)代谢调节作用
3)免疫保护作用
4)物质的转运和存储
5)运动与支持作用
6)参与细胞间信息传递;蛋 白 质 的 分 子 组 成The Molecular Component of Protein;二、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一)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H; C H;非极性側链氨基酸
非电离极性側链氨基酸
酸性氨基酸
碱性氨基酸;甘氨酸 glycine Gly G 5.97;色氨酸 tryptophan Try W 5.89;天冬氨酸 aspartic acid Asp D 2.97;几种特殊氨基酸;? 半胱氨酸 ;* 以肽键相连接,肽键(peptide bond)是由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上的羟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上的氢原子脱水缩合而形成的化学键,如图示:;+;H2N;* 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缩合而形成的化合物。;N 末端:多肽链中有自由氨基的一端
C 末端:多肽链中有自由羧基的一端;N末端;. 几种生物活性肽;GSH过氧化物酶; 体内许多激素属寡肽或多肽;抗利尿素与催产素(9肽)、胰高血糖素(29肽)、脑啡肽(5肽)、
降钙素(32肽)、 ACTH(39肽)、胰岛素(51肽)肌肽(2肽)、
P物质(10肽、属神经肽类)、β内啡肽(31肽);蛋 白 质 的 分 子 结 构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Protein;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包括
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
二级结构(secondary structure)
三级结构(tertiary structure)
四级结构(quaternary structure);.概念: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提示:一级结构是蛋白质空间构象和特异生物学功能的基础。它由遗传密码决定,其上有酶切位点,一级结构可测定,并不同种属间有同源性.;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参与肽键的6个原子C?1、、C、O、N、H、C?2位于同一平面,,此同一平面上的6个原子构成了所谓的肽单元 (peptide unit) 。;; 2.二级结构的概念与基本形式
A.概念:一条多肽链中局部原子的空间排佈
B.二级结构的基本形式;(1)、α螺旋特点
①、②、③、④
(2)、β折叠特点
①、②、③
(3)、 β转角
(4)、无规则卷曲; ?-螺旋;;;?-折叠;?-折叠;N;N;?-转角;;β-转角
① 180°的转角部位②由4个氨基酸残基构成③由第一个残基的羰基氧(O)与第四个残基的氨基氢(H)可形成氢键④多含脯氨酸和甘氨酸;不规则卷曲;;;N;.氨基酸残基的侧链对二级结构形成的影响;(二)、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肌红蛋白 (Mb) ;2.维系力 亚基之间的结合力有疏水作用, Van der Waals力以及氢键和离子键,还有二硫键。;.蛋白质的四级结构;review;Summary;三、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一级结构是空间构象的基础 ;.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的结构 ;Hb与Mb一样能可逆地与O2结合, Hb与O2结合后称为氧合Hb。氧合Hb占总Hb的百分数(称百分饱和度)随O2浓度变化而改变。;肌红蛋白(Mb)和血红蛋白(Hb)的氧解离曲线;* 协同效应(cooperativity) ;;O2;变构效应(allosteric effect); 天然状态,有催化活性;.蛋白质构象改变与疾病 ;蛋白质构象改变导致疾病的机理:有些蛋白质错误折叠后相互聚集,常形成抗蛋白水解酶的淀粉样纤维沉淀,产生毒性而致病,表现为蛋白质淀粉样纤维沉淀的病理改变。;疯牛病中的蛋白质构象改变
疯牛病是由朊病毒蛋白(prion protein, PrP)引起的一组人和动物神经退行性病变。
正常的PrP富含α-螺旋,称为PrPc。
PrPc在某种未知蛋白质的作用下可转变成全为β-折叠的PrPsc,从而致病。;第三节;蛋白质分子除两端的氨基和羧基可解离外,氨基酸残基侧链中某些基团,在一定的溶液pH条件下都可解离成带负电荷或正电荷的基团。 ;
Pr;蛋白质等电点;二.蛋白质的胶体性质 ;+;三.蛋白质的变性、沉淀和凝固 ; 引起变性的因素:物理、化学与生物学因素如
如加热、乙醇等有机溶剂、强酸、强碱、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西湖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YD∕T 5066-2017 -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工程设计规范.pdf VIP
- (高清版)B-T 17671-202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pdf VIP
-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x
- 人教版初一上册《化学》模拟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docx VIP
- 《宴席设计实务》(肖炜)教案 第6课 为西式宴席设计酒水.docx VIP
- 塔吊驾驶员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doc VIP
- ASME BPVC-VII-2017 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 第七卷:动力锅炉维护推荐指南 国外国际标准.pdf VIP
- GB_T 17671-202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