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课 细胞骨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次课 细胞骨架

2、微丝结合蛋白(P215)(了解) 是微丝结构和功能的必需成分。其不仅直接参与微丝纤维系统高级结构的形成,而且对肌动蛋白纤维的动态组装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 种类较多。 (二)微丝的结构及组装 1、微丝的结构形式及特征 G-肌动蛋白 F-肌动蛋白 纤维状微丝 2、微丝组装的影响因素及基本过程 (1)组装基本过程:有“踏车”现象 ①成核期(nucleation phase) 该期是微丝组装的限速阶段,会滞留相对较长的时间,故也称为延迟期。 G-肌动蛋白 三聚体或四聚体核心 F-肌动蛋白 ②生长期(growth phase) 也称延长期。此期G肌动蛋白在核心两端的集结、聚合速度不断加快,使得F肌动蛋白得以迅速增长、延伸。 F肌动蛋白两端表显出明显的差速生长和延伸。一般,把生长、延伸速度快的一端称作正(+)端,另一端即为负(-)端。 ③平衡期(equilibrium phase) 随着G肌动蛋白浓度的下降,G肌动蛋白聚集、结合到微丝上的速度与其从微丝上解离、脱落的速度逐渐接近,最终达到一种平衡状态,使微丝长度相对恒定。 (2)组装的影响因素 微丝的组装需要有一定浓度的G肌动蛋白单体、ATP提供能量(作用主要表现在延长阶段)、以及一定浓度的无机离子(主要是Mg2+)。 若在Ca2+以及很低浓度的Na+、K+溶液中,微丝趋向于解聚成G肌动蛋白;而在Mg2+和高浓度的Na+、K+溶液的诱导下,G肌动蛋白则装配成F肌动蛋白。 某些药物也能够特异性地影响微丝的组装与功能。 如:细胞松驰素,能阻止新的G肌动蛋白单体的添加聚合,破坏微丝的组装;而鬼笔环肽则可促进微丝的组装,抑制微丝的解聚。(P133,微丝特异性药物) 三、微丝的分布类型和主要功能 (一)微丝的分布和类型(了解) (二)微丝的主要功能 1、组成细胞骨架,维持细胞形态。 2、参与细胞运动。如:肌肉收缩、胞质环流、变形运动、胞质分裂等。 3、构成细胞间的连接装置。 4、其他 第三节 中间纤维 Section 3 Intermediate filament 中间纤维(intermediate filament, IF):又称中等纤维,化学成分、种类复杂,结构独特,对解聚微管(秋水仙素)和抑制微丝(细胞松弛素B)的药物均不敏感,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第三种骨架成分。 组成中间纤维的成分极为复杂,而且有严格的细胞类型分布。 各种细胞内的中间纤维,由于各自的免疫学特性、化学性质不同,因而功能各异。 二、中间纤维的分子结构与组装 形态: 中空管状纤维,长而不分支,直径约为10nm,介于微管和微丝之间。 (一)中间纤维蛋白的分子结构 中间纤维的共同结构为: α螺旋杆状中心段+两端非螺旋的头部区(氨基端,N端)和尾部区(羧基端,C端) α螺旋区约含310个氨基酸残基,其长度和氨基酸顺序高度保守。而头、尾区是高度可变的,具有不同的氨基酸组成和化学性质。 Chapter 15 Cytoskeleton 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络系统。 功能:保持细胞形态、参与细胞运动、细胞分裂、细胞内运输以及信息传递等。 狭义:指由微管、微丝、中间纤维组成的细胞质骨架。 广义:包括细胞质骨架、细胞核骨架、细胞膜骨架、细胞外基质等纤维体系。 (microtubule, MT) A fluorescently stained image of cultured epithelial cells showing the nucleus (yellow) and microtubules (red). 第一节 微 管 一、微管的组成及一般形态结构 微管(microtubule,MT)是一种具有极性、直而中空的圆筒状结构,直径24-26nm,长短不一。 主要成分: 微管蛋白 微管相关蛋白 1、微管蛋白 是构成微管的主要蛋白。是一种酸性蛋白质,由α和β两种单体构成。α–微管蛋白和β–微管蛋白的理化性质相似,分子大小相近。 通常α和β–微管蛋白各一个分子连在一起构成较稳定的异二聚体(heterodimer)。异二聚体是微管装配的基本结构单位。 γ–微管蛋白是近年来发现的第三种微管组成成分。含量低(不到1%),但是作用同样重要。 γ–微管蛋白通常以γ–微管蛋白环状复合物(γ–TuRC, γ-tubulin ring complex)的形式存在于微管组织中心,对微管的正常组装有调节作用。 2、组装其他条件 高Mg2+浓度、适当PH(约6.9)、合适的温度(>20℃)、GTP(关键因素之二)、氧化氘(D2O)的供应、紫杉醇能促进微管的组装。 反之,小于4℃的温度、高Ca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