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谈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谭格铭(广西浦北县小江镇谭格铭诊所 535300)
【中图分类号】R25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6-0110-02
【摘要】 按中医“扶脾补中”的治疗法则,运用自创的纯中药制剂“宇宙春”治糖I号,治糖II号作为食疗的治法,治疗II型糖尿病,有治辄效,且不须限制食量,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三多一少”症状很快消除。对并发眼病,视物模糊,视力低下;性功能减退,甚至丧失等亦迅速治愈,身体康复。
【关键词】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糖尿病与消病的区别 中医对糖尿病的治疗法则
前言
当今,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问题。现代医界权威也断言:“糖尿病只可控制,不可根治。”因此人们一旦得了糖尿病,就误认为病魔将会伴随终身,成为不治之症。像被判了“死缓”似的,就感到惊恐万分,悲观绝望。有的甚至放弃了治疗,让生命过早地终止。实可悲也!
糖尿病看起来的确让人可怕。但事实上并不可怕。因为吾中华医学博大精深,无所不治。根治糖尿病的真实例子早有文献记载。所以说糖尿病并不可怕。中医中药完全能够根治。最可怕的是得了糖尿病的人,不相信,不接受中医中药的治疗。总认为什么东西都是外国的好。外国人放屁都说是香的。糟就糟在这里。他们“舍珠玉求败絮”,正令自己不知不觉地改变其健康长寿的人生旅途,而陷于终身的病苦之中,永远不能解脱出来。真可怜也!因此,我在此郑重地告诉人们:“中医中药是个宝,永远值得信赖,永远值得依靠!
什么病叫做糖尿病?糖尿病是如何发生的?糖尿病与三消病是同一种病吗?
所谓糖尿病,顾其名,思其义,即小便含糖质,尿中有甜味的病。便叫做糖尿病。俗称“疴糖尿”或“ 疴甜尿”。
糖尿病的发生,西医通过人体解剖,认为是一种由于胰岛功能失调,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在中医古代文献中虽然没有“糖尿病”这一病名的记载,而实际上,在上古医经中,对糖尿病的发病根源,症状表现已有明确的论述。《内经》云:“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见《灵枢》middot;口问篇)即糖尿病是也。《内经》一语道明了糖尿病是由于脾气虚弱,中气下陷,导致甜汁下泄(即水谷精微物质从小便中泄漏走失)而成。清代林佩琴在《类证治裁》三消中亦云:“小便不臭反甜者,其脾气下脱症最重。”紧接着,民国名医谢利恒在《中国医学大辞典》消渴治疗十七条中又云:“小便作甜气者,此脾气下脱,为病最重。”二公可把糖尿病的病因。病状阐述得更加现代更加透彻了。由此可见,西医之说,认为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功能失调,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这仅仅看到糖尿病发生的局部现象。而吾中医却完全洞悉了糖尿病的整个发病根源是由于脾气虚弱,中气下陷,导致甜汁下泄(即水谷精微物质从小便中泄漏走失)而成。西医所谓胰岛功能。即是胰的功能。胰亦称胰腺,是人体的腺体之一。它在胃的后方,尾部与脾相连,形状像牛舌。中医书旧称胰为膵脏,是脾的副脏。胰的功能有二:其一能分泌胰液,帮组消化;其二能分泌胰岛素,调节人体内糖的新陈代谢。西医所谓的内分泌,统属中医的津液范畴,由脾胃所化生。按中医理论言之,人体五脏六腑,都受胃气的营养。所以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正常与否,取决于后天(脾胃)的营养供给。又取决于胃气的盛衰。故《中藏经》说:“胃气壮,五脏六腑皆壮也。”所谓胃气,即人的饮食入口之后,经过胃的受纳,熟腐功能和脾的运化,升清功能互相配合,分工合作,把水谷精微物质源源不断地供给人体内外各脏腑组织,成为人体的营养源泉。脾与胃的这种相互配合,分工合作的功能即称“胃气.”脾正如江河中灌溉的水车。胃好像容纳水源的江河。江河里的水,虽然能滋养万物。但江河里的水毕竟不能直接灌溉山矿田野,滋养万物。必须依赖水车日以继夜不息地运转,源源不绝地把江河里的水,往上输送到灌溉的沟渠里,才能灌溉山矿田野滋养万物。因此,只有脾与胃的功能正常,胃气壮盛,人体五脏六腑才能得到正常的,足够的水谷精微物质营养供给;才能令脏气旺盛,功能正常,协调,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地去共同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和健康身躯。如今由于脾气虚弱,中气下陷,脾的运化,升清功能减退,低下,甚至丧失,不能正常的把水谷精微物质营养输送出去。五脏六腑因此而失去了正常的营养供给。脾病累及五脏六腑。膵(即胰腺)为脾的副脏,首当其殃。
胰腺因得不到脾正常输布的水谷精微物质营养供给,胰腺机能渐渐衰弱,功能随之减退,低下,失调,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而导致胰岛素相对或者绝对不足,才引起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可见西医之说,已包涵在中医理论之中。西医重形质,善解剖,对人体诸局部现象可谓精微之至,为中医所难能。中医重气化,擅长观颜察色,把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