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学作品中“盗亦有道”的奸夫形象研究.pdfVIP

谈文学作品中“盗亦有道”的奸夫形象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70 · 贵州文史丛刊 2014年 第2期 谈 文 学 作 品 中 “盗 亦 有 道 的 奸 夫 形 象 张 泓①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浙江 杭州 311231) 摘 要:妻子对丈夫不忠,并要求奸夫杀死亲夫,奸夫激于义愤 ,却将情妇杀 死,此类故事 自唐中期产生以后 ,即成为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母题。到了明 代 ,又异变为奸夫看见亲夫疼爱妻子,即因痛恨.情妇背叛亲夫而将其杀死 。日本小说 家芥川龙之介的著名小说 《竹林中》更描写了强奸者因为看到被强奸者对丈夫不忠, 而要将其杀死的情节。如果说前者作品中的奸夫形象尚有正义一面的话 ,后两者则纯 属邪恶。此类作品的产生和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红颜祸水的思想密切相关。 关键词:盗亦有道 男尊女卑 红颜祸水 中图分类号: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4)02—70—74 文学作品中的奸夫一直是令人不齿的反面形象,其中尤以 《水浒传》中的西门庆为典型代表。但在中 外各类文学作品中也出现了一些 “盗亦有道”的奸夫形象,尽管和人通奸 ,但当他认为情妇在肉体或感情 上对亲夫有所伤害时,挺身而出,将情妇杀死。为什么会出现此种另类的奸夫形象?本文试图略作分析。 此类人物形象最早出现在中唐沈亚之所作的唐传奇 《冯燕传》中,该作叙述魏人冯燕平素好任侠,因 搏杀不平逃亡滑州。后与滑州将张婴之妻有私情,张婴知后,屡殴其妻,引起妻党不满。一 日冯燕恰在张 妻室中时,张婴醉酒归来。冯燕躲藏于门后,却发现头 巾落在枕下。此时张婴已昏睡,冯燕指头巾欲取, 张妻却递上头巾旁之佩刀。冯燕杀张婴妻而去,张被诬为凶手。将就戮,冯燕挺身而出,自白其事,终得 免死。 沈亚之在文后的议论中说道: 余“尚太史言,而又好叙谊事。其宾党耳 目之所闻见,而谓余道元和中 外郎刘元鼎语余以冯燕事,得传焉。呜呼!淫惑之心,有甚水火,可不畏哉 !然而燕杀不谊,白不辜,真 古豪矣 !” ¨ 从这段议论中可知作者取材于当时发生的真实事件。而他创作的目的除了戒淫以外,更重要的是为了 歌颂冯燕的义气。沈亚之认为冯燕的义气体现在三件事情当中:一是在魏时因路见不平而拔刀杀人;二是 杀死 自己的情妇,因为她要谋害亲夫;三是当张婴被冤枉时,挺身而出,慷慨赴义。在沈亚之的叙述中, 冯燕的行为不仅感动了当地的官员,甚至连皇上也被感动,导致 “下诏,凡滑城死罪皆免。” ①作者简介:张泓 (1968一),男,汉族,浙江浦江人,讲师 ,文学硕士,从事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谈文学作品中 “盗亦有道”的奸夫形象 ·71· 在本传奇中,最重要的情节是冯燕杀张妻一事 ,如果加以仔细考察 ,会发现原因并不在于张妻背叛 张婴。在冯燕和张妻偷情这件事情上,主要责任并不在张妻,虽然作者把她描写成一个 “翳袖而望者,色 甚冶”,但作者又写道:冯燕 “使人熟其意,遂室之”,可见是冯燕主动勾引张妻。如果主动勾引他人妻 子,又以对方不忠于丈夫为借 口而将之杀死,于情于理均不合。 冯燕杀张妻的主要原因是张妻递佩刀给他 ,此时张妻误会了冯燕的意思,因头 巾 “中堕枕下,与佩 刀近……燕指巾令其妻取”,张妻 自然就认为冯燕是要取刀杀张婴。而且因为张婴 “累殴妻”,导致张婴 “妻党皆望婴”,可见殴打非常严重,张妻对张婴怀恨于心也可以理解。虽然就我们现代人的观念认为张 妻递佩刀给冯燕是情有可原的,但古代的士大夫们却普遍认为张妻太过歹毒,如果说张妻与人偷情仅仅是 道德层面有所亏欠的话 ,她要杀张婴就严重违背了男尊女卑的社会规范。 作者用 燕“熟视”三个字表现冯燕的心理过程,而他杀张妻则是非常心狠手辣, “断其妻颈”,而且 杀完之后没有任何留恋 , “遂 巾而去”。 综上所述 ,我们很容易勾勒出整个故事的逻辑关系:冯燕勾引张妻一张妻被张婴殴打一张妻痛恨丈 夫一冯燕与张妻偷情时突遇张婴一冯燕欲取头巾逃跑一张妻误会递上佩刀一冯燕杀张妻而去。 如果不是最终张婴几乎被问斩一事,我们似乎要误会是张婴和冯燕设计陷害张妻,两人共同安排好一 个圈套等着张妻这个可怜的女性往里钻。 本传奇中=三个主要人物,冯燕勾引人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