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动态-河海大学常州校区科技与国际合作部研究生部.PDF

科技动态-河海大学常州校区科技与国际合作部研究生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技动态-河海大学常州校区科技与国际合作部研究生部

2010 年第 6 期 (总第 6 期) 常州校区科技与国际合作部 2010 年 10 月 31 日 科技动态 1、校区举办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首届学术论坛” 根据校区年初制定的四项重点工作中 “学术水平提升”工作的要求,为了营造校 区良好的学术氛围,加强学术成果交流,提高校区整体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校区特 在纪念河海大学建校 95 周年之际举办首届学术论坛。 本次论坛主要进行校内交流,也邀请校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区交流。 2、学校召开国家科技基金工作会议 为推进学校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建设,加强对国家科技基金的管理,在充分总 结 2010 年度国家科技基金和省科技基金工作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 2011 年度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申报工作,学校于 10 月 11 日下午召开河海大 学国家科技基金工作会议。 会议由徐卫亚副校长主持,王乘校长首先作了重要讲话,科技处陈毓陵副处长和 史安娜副处长分别就 2010 年度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申报工作总结和 2011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安排作了发言。人事处丰土根副 处长就 2011 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及创新团队培育工作安排作发言。国际合作处管仪 庆副处长就 2011 年度国家科技合作基金申报工作安排发了言。随后,水电院、港航院、 力材院、公管院作了交流发言。最后,朱拓书记总结讲话,他指出学校基金在数量上、 结构上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希望进一步发挥职能部门与学院等的组织作用,学者需 明确自己的使命,同时在部门考核和聘岗上提出明确要求,不断推进该项工作。 3、河海大学参与承办的首届中国原水论坛在宁波召开 10 月 14 日,由中国水利学会主办、宁波原水集团有限公司及河海大学承办的首届 中国原水论坛在宁波开幕。水利部部长陈雷发来贺电,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中国水 利学会理事长敬正书、水利部文明办主任刘学钊、水利部太湖管理局局长叶建春、水 利部水资源司副司长程晓冰、河海大学校长王乘、河海大学副校长徐卫亚、浙江省水 利厅厅长陈川、宁波市副市长陈炳水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李圭白、茆智、吴中如、 张建云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上,宁波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炳水致欢迎辞,中国水利学会理事长敬正书 代表主办单位致辞,河海大学校长王乘代表承办单位致辞。随后,浙江省水利厅厅长 陈川发言,最后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作了重要讲话。开幕式由中国水利学会常务副理 事长顾浩主持, “原水”是指直接从自然界提取、未经过人工处理的水体。本次论坛以 “维系生 命之水、共创和谐社会”为主题,旨在会聚国内外专家学者和管理人员在水利资源开 发利用与管理、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水工程与调度、水经济与水文化等领域的 学术成果,开展学术研讨和交流,促进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健康发展。中国水 利学会秘书长李赞堂主持了大会主题报告会,另有 8 位专家分别主持了大会特邀报告 及分会场报告。论坛共收到学术论文 230 多篇,有 58 名专家分别作大会主题报告、特 邀报告和分会场报告。 来自全国水行业政府部门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近 300 名专家学者 及企业管理人员参加了论坛,河海大学有 26 位专家出席。论坛于 10 月 15 日闭幕。 校区科技与国际合作部积极承担了大会秘书处和论文出版的有关工作,校区提交 了 9 篇论文,并被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录用。何伯良老师和倪福生教授在大 会作特邀报告。 4、校区举行 2010 年新进教师欢迎会暨岗前专题培训 10 月 18 日下午,校区举行 2010 年新进教师欢迎会暨岗前专题培训。校区党委书 记吴继敏、管委会主任周建方、副主任彭雷、副主任刘丹平,以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 人出席了欢迎会。会议由校区组织人事部部长王炎灿主持。 2 周主任对新教工加入常州校区大家庭表示热烈欢迎,并结合校区特点重点围绕教 学、科研、自身发展等方面对新教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同时就如何总结教学、科研 成果,如何融入学科、融入团队,如何与同事相处、构建和谐校园等方面提出了自己 的看法。针对辅导员工作,也提出了殷切希望。 吴书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