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灾害预警及紧急救助法律机制探析
马 燕*
摘要:环境灾难预防与救助是我国政府公共管理中危机管理(crisis management)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
障我国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法律应当加以规范和引导的重要内容。我国现有法律对于环境灾难
预防与救助的规定散见于不同的法律法规之中,未能形成统一的科学体系,客观上不利于对灾难的预防与
救助。应当根据我国的国情,建立综合性的环境灾难预防与救助法律机制,通过法律约束预防和减少灾难
的发生,并把已发生环境灾难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在我国加强环境灾难的预防,建立社会公众广泛参
与的环境灾难预防和救助法律机制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生态安全 环境灾难 预警 救助 法律机制
伴随人类进入21世纪的不仅有前所未有的科学思想、高度发达的工业技术、飞速发展的经济和空前的民主
政治,而且还有快速增长的人口 、无休止的战争、短缺的粮食、不断新增的各种瘟疫、日渐缺少的自然资
源以及危机四伏的自然环境状况。21世纪的人类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注定要面临和经受各种危险和灾
难的考验。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保障生态环境安
全方面面临更大的挑战和考验。频频发生的环境灾害不仅广泛影响人们的生存环境,直接或间接威胁人的
健康、生命和财产安全,而且危害国家的整体生态环境安全。研究应对突发性环境灾害的技术和管理策略,
建立科学高效的环境灾害预警和救助机制,保障环境安全是我国政府公共管理能力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
方面,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如何对环境灾害进行科学防范和有效紧急救助,并建立相应的法律
保障机制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应当立足国情,借鉴外国先进的管理经验,
建立科学的环境灾难预警和救助的综合法律机制,以提高预防和应对突发环境灾难事件的能力。通过预警
和救助法律机制良性运行减少环境灾害的发生、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使已发生环境灾害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程度。
一、环境灾害预警和紧急救助体系建立的意义
环境灾害(Environmental Disaster)是指人类在与自然环境相互交流过程中,因为人类活动作用超过了
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或是因为自然运动变化致使自然环境系统结构与功能遭到毁灭性破坏,部分或全部
失去其服务于人的功能,或者会给人类生命财产构成严重破坏的自然及社会现象。导致环境灾害产生的既
有人为的原因,也有自然本身的原因,还可能是因为人为和自然双重因素所致。人为环境灾害主要发生在
人们日常生产活动中,常表现为人们故意或过失 地过度地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事故,如突
发性的大气污染事故、水污染事故、农药污染事故、放射性污染及其他有毒化学物污染事等;或者是因为
人们过度地开采自然资源所导致的突发性自然环境破坏。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局部地震、地面下沉、沙
土暴、外来生物入侵、转基因物品的推广等 ;或者是因为人和自然双重作用下所形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如森林火灾、洪水、核事故、危害化学品泄露、矿山事故等。同时,人的环境由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共同
构成,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均对可能导致生态环境发生不良影响。当这种不良影响超过必要限度时,灾害
便会产生。
环境灾害预警与救助法律机制,是指在发现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环境灾害之前由特定部门依照法定程序发布
关于环境灾害状况的预先警报,以及关于环境灾害预防、警报和救助决策、信息发布、紧急救助方案、救
助行动策略及技术支持、事故调查与监督系统等方面法律规定的总称。环境灾害预警与救助法律机制是由
诸多相关制度构成的,各制度之间应具有严密的内在联系。在我国建立环境灾害预警和救助法律机制具有
重要意义。
(一)环境灾害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类不能完全避免环境灾害地发生,但可以通过有效的预警和
救助法律制度预防和减少环境灾害的发生。当代社会产生灾难的原因很多,社会失序、经济失衡、心理失
衡、生态失衡等均是影响社会的不安全因素。生态失衡的原因虽然有自然的和人为的,但其后果均表现为
对人类不利的环境灾害。有效预防和应对环境灾害是国家和政府的重要职能,也是每个社会成员的责任。
既然不能完全以人的意志彻底阻止环境灾害的产生,我们只能通过有效的法律制度约束人们开发、利用自
然环境的行为,提高公众认识和预防灾害发生的能力,提高社会整体的灾害意识,预防环境灾害的发生,
减少已发生的环境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二)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预警与紧急救助可以减缓环境状况的恶化。当前我国主要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环境心理学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研究.pdf
- 甲型流感病毒的快速筛查和天龙复方制剂对甲型流感病毒作用的初步研讨.pdf
- 环境烟草烟气中VOCs分析方法的研讨.pdf
- 环境岩土工程的教学实践研究.pdf
- 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类型与防治对策研讨.pdf
- 甲氧虫酰肼对舞毒蛾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理研讨.pdf
- 环境岩土工程中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的述评研究.pdf
- 环境样品中抗生素残留分析的样品前处理与检测方法研究.pdf
- 环境样品的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方法研讨.pdf
- 环境样品中药物及个人护理品的萃取分离技术研讨.pdf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pptx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课件(2025年新版教材).pptx
- 锂离子电池前驱体磷酸铁合成方法研究现状及展望.docx
- 2024年东盟石油和天然气更新报告(英文版)-东盟.docx
- DB3209_T 1207.2-2022 建设工程档案管理 第二部分:房屋建筑工程文件归档和档案移交范围.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