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建筑能源环境智能化管理与平台构建研究
王东伟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41)
摘要:文章提出了建筑能源环境管理平台的概念。在现代建筑特男13是大型公共建筑中,
如何建立面向能源环境管理的平台,在系统间数据共享、协同工作的基础上,实现建筑能
源环境监测,达到节能和环保的目的。本文就其功能、系统结构、及其与BAS、IBMS和
FMS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 节能 能源 环境智能化 管理 平台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
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我国每年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ITl2,占全球的一
半,仅北京或上海一个城市的新开工建筑面积,就相当于整个欧盟的总量。但是我国的单
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根据近30年来能源界的研究和实践,目前普
遍认为建筑节能是各种节能途径中潜力最大、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是缓解能源紧张、解
决社会经济发展与能源供应不足矛盾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利用智能和IT技术,改变传
统的建设方式和管理手段,以实现建筑运行的低能耗和管理手段的高科技化为目标,本文
提出了建筑能源环境管理平台的概念。
本文所定义的建筑能源环境包括建筑能源和室内环境两部分。在现代建筑特别是大型公
共建筑中,已包含了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AS)和物业管理系统(n假)及相关的智能化系统,
部分建筑物还在此基础上设置了一体化集成平台,如何建立面向能源和室内环境的管理平
台,在系统间数据共享、协同工作的基础上,实现建筑能源环境监测,达到节能和环保的
目,本文就管理平台的功能、系统架构及其与BAS、IBMS和FMS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2建立建筑能源环境分析指标体系
通过对建筑能源环境要素的分析,建立建筑能源消耗的指标体系,以及室内舒适化环
境与能源消耗的关系,以便精确把握建筑能源消耗的实际情况,通过管理方案,并结合智
能化手段,实现设备运行和能源使用的合理化,达到以最小的能耗和污染排放,满足舒适
的工作、生活和居住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建筑能源包括能源的供给和消耗。按照国际通行的分类,建筑能耗是指民用建筑(包括
305
B建筑智能化与绿色建筑
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以及服务业)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主要包括采暖、空调、通风、热水供
应、照明、炊事、家用电器、电梯等方面的能耗。我国城镇建筑能耗攒f生质可分为五大类:
· 北方地区采暖能耗;
· 除采暖外的住宅能耗(照明、炊事、生活热水、家电、空调);
· 除采暖外的一般性非住宅民用建筑能耗(办公室、中小型商店、学校等);
· 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写字楼、星级酒店、大型购物中心等);
· 工业建筑能耗。
据统计,我国建筑能耗除采暖外,住宅能耗中的用电量为10~30度/m2每年,大型
公共建筑的用电量达100~300度/m2每年,为住宅建筑用电量的10倍以上。目前这类建
筑仅占城镇总建筑面积的5%~7%,但已有扩大趋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这类建筑
的平均能耗值高于日本水平,与美国的平均值大体接近。
如何建立建筑能耗和环境指标的统计和管理目标体系,是建筑能源环境分析的目的,
下面提出一种建筑能源和室内环境关键要素分析,见图I,表1、表2。
圈
图I
建筑能源管理要素分析表 表1
现代建筑能源环境智能化管理与平台构建研究
室内环境要素分析表 表2
序号 j 霭。鹦矫峨骥絮凳糠
l 寒内漱潞磷 (1)室内温度实现率 夏季
在合理范围内实际值与设定值之 冬季
差绝对值/空调运行时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