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分娩体位对母儿结局的影响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谈分娩体位对母儿结局的影响
贵州省第三人民医院
不同历史时期妇女分娩体位各异,但走动和保持自由的体位(直立体位,包括站立、坐、蹲、走动、跪、俯卧、手膝支持俯卧,并随产妇意愿更换)是共同的特点[1]。截石位分娩是伴随着美国产科技术发展,随着产床和产科操作的开展,为方便医师操作,这种体位逐渐成为产科分娩的主导体位,但其合理性缺乏科学研究数据支持。循证医学的研究不支持平卧位分娩,认为增加胎儿窒息,并妨碍胎儿下降,增加难产和会阴侧切[2],WHO分娩指导禁止使用平卧位(截石位)接产,鼓励采用非平卧位体位分娩,如侧卧、坐、俯卧(on your hands and knees)、蹲等。我国传统采用平卧位分娩,近年来也有应用坐位分娩等的研究[3],但应用俯卧位接产未见报道。本研究尝试进行俯卧位接产的探索,并与同期平卧位接产进行对照,希望对正确应用适当的分娩体位有临床指导意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深圳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收集资料。经阴道分娩的产妇121例,无妊娠并发症,自愿参加试验者,告之有2种分娩体位,一种是传统的平卧,另一种是俯卧位,在宫口开全后,按预先的随机抽签号码分组。实验组、对照组年龄分别为(26.73plusmn;1.45)、(26.67plusmn;1.23)岁,孕周分别为(39.45plusmn;0.35)、(39.78plusmn;0.45)周,孕1~4次,产1~2次,两组年龄(t=1.243,P=0.216)、孕周(t=2.698,P=0.08)、孕次(chi;2=1.844,P=0.764)、产次(chi;2=6.347,P=0.54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采用俯卧位接产,产妇宫口胎头拨露后上产床,把产床调整成床尾低位,床头高位,让产妇俯卧于床尾端。如果持续15~20 min以上,仍未见胎头娩出,或拨露较慢,产妇感到俯卧体力不适,可侧卧休息,等几次宫缩后,再俯卧,用大洞巾盖于产妇臀部铺巾;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平卧位接产,产妇宫口开全胎头拨露2~3 cm后平卧产床,铺巾接产。
1.3 观察指标
记录产程时间、新生儿评分、新生儿体重、产后出血、会阴裂伤和侧切情况。产后出血量采用称重法测量。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alpha;=0.05。
2 结果
2.1 两组母儿结局计量指标比较
两组间第一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27,P=0.055);俯卧位组比平卧组第二产程时间短,产后出血量多,新生儿体重较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043、3.159、2.389,P均lt;0.05)、;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585、0.709,P分别为0.0116、0.455),两组均顺产分娩,无顺转剖者。俯卧位组中,有2例枕后位病例,在俯卧20~35 min后转为枕前位分娩见表1。表1 两组母儿结局计量指标比较
2.2 两组母儿结局计数指标的比较
两组产后出血gt;200 mL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hi;2=0.062,Pgt;0.05);新生儿1 min和5 min的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gt;0.05);两组会阴裂伤和会阴侧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俯卧组比平卧组,有更多的会阴完整病例,和更多的I度裂伤和Ⅱ度裂伤,侧切率低于平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2。表2 两组母儿结局计数资料比较
3 讨论
分娩为自然现象,分娩体位是动物的本能选择行为。其它动物多采用侧卧、俯卧位完成分娩。而平卧位的引入产科,是人类干涉自然分娩的另一个普遍的问题,并没有经过严格的临床研究论证。在应用多年后,才有学者重新研究评估其合理性。
3.1 体位与胎儿宫内窘迫
卧位对母亲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是得到公认的产科基础理论。Carbonne等测量临产后产妇取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仰卧位不同体位时对平均中动脉血压和胎儿血氧分压的影响,结果显示,左侧卧位显示了最低的平均中动脉血压和最高的胎儿血氧分压。在仰卧位出现了1例低血压综合征伴有胎儿血氧分压的降低,改为左侧卧位后好转。研究证明产妇在临产中保持左侧卧位时,较仰卧位和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