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探索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探索
郭印录(大名县埝头乡沙路中学 河北 大名 056900)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是人们根据某种价值标准去评判某种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是教育对象完成从知到行转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和条件。而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能否把情感教育寓于教学中,则直接关系到语文课的收效。教学不但是情感发展及认知发展的统一,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是人们根据某种价值标准去评判某种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是教育对象完成从知到行转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和条件。而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能否把情感教育寓于教学中,则直接关系到语文课的收效。教学不但是情感发展及认知发展的统一,也是情感和认识的发展过程。启智、健身、动力等都属于情感的功能。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兼顾学生的情感,使其维持积极的状态,且还要适度保持其情感强度,侧重转化和摒弃消极情感,如此才能使学生积极地学习。所以,语文课的教学中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情感。
夏沔尊先生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学习抓住说明对象的自身特点,还是讲解议论文中的观点、论据,往往都会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因而,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表现。苏霍姆林斯基早就提出:“学校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培养道德的、理智的、审美的高尚情操。”他强调:“一个真正的人不能设想没有善良的情感。实际上,教育就是从培养真诚的关怀之情——即对周围世界所发生的一切都会由衷地做出思想、情感上的反响开始的。真诚的关怀——这是和谐发展的一般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人的各种品质——智慧、勤勉、天才都会获得真正的意义,得到最光辉的发扬。”初中生处于成长、发展过程的关键时期,情感教育能够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而语文教学不失为情感教育的沃土。
1.与作者对话,倾听心灵碰撞的声音
初中语文的学习不仅是阅读、分析和理解文本,还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发现美、品味美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情操。初中语文教材的选取涉及自然、人生、社会、人物等方方面面,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文章娴雅精致、脍炙人口,深挖文本,就会发现美的所在。比如,教学《过零丁洋》一文,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学习文天祥“宁为玉碎,不为瓦存”,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但诗中所反映的时代离学生的生活有距离,传统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不深,唤不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学时,应该让学生置身于当时的社会背景,用自己的语言口述文天祥在临行前的所见所想。这种演示出来的情感能让学生感同身受,真正体会到“舍生取义”的精神内涵。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过:“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完成了另一半。”这种完成就暗含了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互作用。
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共鸣,从而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
2.利用诵读、音乐、对话表演,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
朗读教学是培养语感和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实验稿)指出:“(要)注意加强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主动地融入感情,做个点火者,引发学生情感的燃烧。只要引导得当,就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加强诵读是增强情感的重要因素,诵读有助于体会作品中的声律气韵和情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诵读文章的次数越多,越能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情动于中而行于言”,在诵读中,学生会体会到《背影》中浓浓的父爱,《桂林山水》中的青山绿水,《小桔灯》中勇敢、乐观的精神所在。再如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可通过诵读,进行角色互换,把自己当成是闻一多,在愤慨或颂赞的语言感染下,把握住作者的感情动脉,进而把握作者的主旨。
3.寻找师生心灵的契合点,实现教学相长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感召学生。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是教学设计的执行者,更应是情感投入的参与者,要努力运用课文佳作所包含的真挚感情,去叩击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使教师、学生与作品传达的感情达到完美的统一。教师在备课时,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学生的思维思考问题,抓住学生的情感脉络,以学生喜爱的语言展现出来。如在讲到诗词的时候,笔者特意说到周杰伦的歌词,以周杰伦歌词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作引导,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说到押韵时,又以学生所喜爱的歌曲作范例,让学生在欢喜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虹桥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pdf
- 0-电热产品3c a5节能证书cqc.pdf VIP
- 时速160客货共线铁路简支T梁(声屏障梁)-32m 通桥(2012)2109.pdf VIP
- 2025年长沙晚报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docx VIP
- 项目2 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客运业务《高速铁路客运乘务实务》教学课件.pptx VIP
- 南通市启秀中学2019年新初一入学分班考试英语试题(及答案).pdf VIP
- Focusrite富克斯特Scarlett 8i6 USB2.0声卡.docx VIP
- 冷能空分简介.pptx VIP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操作规范手册(试行版).pdf VIP
- 拒绝拖延症,不做摆烂人课件高中主题班会.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