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docVIP

浅谈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谈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黄晓忠 (四川省梓潼中学校 四川 梓潼 622150) 在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各种危险化学药品和仪器设备,以及水、电、煤气,还会经常遇到高温、低温、高压、真空、高电压、高频和带有辐射源的实验条件和仪器,若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会造成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一、 实验教学中的基本原则 安全永远是最重要的,安全第一,实验第二!小心对待所有化学品。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实验室内不能一个人做实验,必须有两人或两人以上同时进行;2.有毒有害化学品不得敞放,取用称量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3.保持良好的通风;4.按照正规指南,安全处理危险物品; 5.注意防火,有机实验室尽可能不用明火(酒精灯、打火机、火柴); 6.谨慎对待没有做过的反应和没有用过的化学品;7.身体或精神状况不好的时候不要做实验。 二、熟悉实验室常见无机和有机毒品 大多数化学药品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毒化学药品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而发生中毒现象。如HF侵入人体,将会损伤牙齿、骨骼、造血和神经系统;液溴(Br2)有毒,有很强腐蚀性和挥发性,市售时一般其上层用水封住,使用时用分液漏斗分层,现分现用;皮肤接触碘单质和吸入碘蒸气都是有害的(市售碘酒浓度一般为20/0);氯气和氟气是非常活泼的有毒气体。在实验及课堂教学中,应要求学生熟悉实验室常见无机和有机毒品。例如: 1.有毒气体:卤素、氢氰酸、氟化氢、溴化氢、氯化氢、二氧化硫、硫化氢、光气、氨、一氧化碳等。 2.无机药品:氰化物及氢氰酸、汞、黄磷、Cr、As、Cd、Pb、Hg.Be相关化合物。 三氧化二砷、氰化物、氯化高汞等是剧毒品,吸入少量会致死。 3.有机药品:烷基化试剂、苯胺及苯胺衍生物、芳香硝基化合物、生物碱等。烃、醇、醚等有机物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医学专用作用;三氟乙酸,液溴人眼会导致严重的灼伤! 三、强调化学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操作和防护 1.防毒 (1)实验前应了解所用药品的毒性、性能和防护措施; (2)使用有毒气体(如H2S、Cl2、Br2、N02、HC1、HF)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 (3)苯、四氯化碳、禁药、硝基苯等蒸汽经常久吸会使人嗅觉减弱,必须高度警惕; (4)有机溶剂能穿过皮肤进入人体,应避免直接与皮肤接触; (5)剧毒药品如汞盐、镉盐、铅盐等应妥善保管; (6)实验操作要规范,离开实验室要洗手。 2.防火 (1)防止煤气管、煤气灯漏气,使用煤气后一定要把阀门关好;(2)禁药、酒精、丙酮、二硫化碳、苯等有机溶剂易燃,实验室不得存放过多,切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集聚引起火灾; (3)金属钠、钾、铝粉、电石、黄磷以及金属氢化物要注意使用和存放,尤其不宜与水直接接触;(4)万一着火,应冷静判断情况,采取适当措施灭火。根据不同情况,选用水、沙、泡沫、C02或CCl4灭火器灭火。 3.防爆 (1)化学药品的爆炸分为支链爆炸和热爆炸;(2)氢、乙烯、乙炔、苯、乙醇、禁药、丙酮、乙酸乙酯、一氧化碳、水煤气和氨气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至爆炸极限,一旦有一热源诱发,极易发生支链爆炸;(3)过氧化物、高氯酸盐、叠氮铅、乙炔酮、三硝基甲苯等易爆物质,受震或受热可能发生热爆炸; (4)对于防止支链爆炸,主要是防止可燃性气体或蒸气散失在室内空气中,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当大量使用可燃性气体时,应严禁使用明火和可能产生电火花的电器;(5)对于预防热爆炸,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必须分开存放,使用时轻拿轻放,远离热源。 4.防灼伤 除了高温以外,液氮、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溴、磷、钠、钾、苯酚、醋酸等物质都会灼伤皮肤,避免与皮肤接触.尤其防止溅入眼中。 四、熟悉常见危险物品及安全操作 (1)烷烃、醚类、醇类和丙酮等溶剂高度易燃,它们和很多氧化剂不能共存。 (2)含氯溶剂和碱金属(锂、钠、钾)以及烷基金属试剂剧烈反应,不能用金属钠干燥二氯甲烷。 (3)甲醇损害视神经,苯对造血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有损害,四氯化碳有很强的肝毒性,苯和六甲基磷酰三胺(HMPA)都已确认是致癌物。 (4)硝基甲烷和其他硝基烷烃与强碱、液溴剧烈反应,使用时应特别注意。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