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发挥小学诗歌教学的功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发挥小学诗歌教学的功效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谈发挥小学诗歌教学的功效 陈和俊 四川省南江县东榆小学校 635600   中国是个诗歌的王国,诗歌起源于《诗经》,唐朝是诗歌的王朝,诗歌可歌之、可咏之、可舞之,诗歌是文学圣地的高山,无限风光在险峰,只有不畏陡峭的人,才能领略那无限的风光。在小学教学中,很多教师按着“通读——解字、解词——背诗——翻译诗句——翻译诗歌”的步骤教学,没有充分开发这块宝地,只满足于诗歌翻译、默写、背诵,没有展示诗歌的独特魅力,没有充分发挥诗歌的功效,没有让诗歌的王子走进学生心灵,诗歌的美感没有在学生的心灵形成震撼,学生的想象力没有得到开发,诗歌的德育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发挥,诗歌的写作功效和阅读功效没有得到展示。本文谈谈如何发挥诗歌教学的功效,供大家参考,并逐步完善。   一、诗歌的美感教育   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有画廊,画廊飞诗。有很多大师是诗画兼修的人。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们大多数只是语言描述,想过自己的语言描述去感染学生的思维。事实上错了,其原因是小学生观察力胜过思维能力,形象思维长于抽象的语言思维。小学生直观感觉特强,喜欢通过精美的画面来丰富自己想象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画面作用,展示与诗歌相关的画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短短的四句诗,老师仅用语言描述,学生感悟不到那瀑布的壮美;如果我们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示庐山瀑布的壮观画面,学生可以通过视觉、听觉来感悟,一幅精美壮观的画面就会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人们认识问题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也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再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就会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美德教育,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从诗中感悟山河美、语言美、韵律美、形式美。   二、诗歌中的德育教育   诗歌是最富有感染力的德育教育素材,德育常常动之有情,富有表达力的语言才能从学生内心感染学生,才能达到起心、动念、立德、笃行的效果。语文教师常常因为追求考试分数,放弃了诗歌教学的德育教育。诗歌是言志抒情的短小文学载体,进行德育教育学生容易感怀立德,比生硬的说教的效果好得多,学生更容易明理、动情。例如教学《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学生平时吃不完的饭菜倒掉,从来不感到可惜,我在教学这课时根据诗歌生动形象描述了粮食的来历,生动地描述了农民劳动的情境,学生深深感到粮食是农民伯伯一滴汗水一粒粮食换来的,来之不易,懂得了珍惜粮食就是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学生后来吃多少就打多少,再也不浪费了。 我后来想:为何思想品德老师的教学效果差于语文教师的德育教学效果呢?最根本的答案是“诗歌教学最容易感染学生心灵”,这是诗歌的语言魅力。   三、诗歌的阅读教学功能   我记得有位学者说过这样一句话,诗歌是文学的高山,读懂了诗歌再来阅读散文就如履平地,可见阅读诗歌的难度。诗歌要求读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再加之语言高度疑练,语言的精度高,人们常说诗是语言中的盐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诗歌教学引导得法阅读教学就会有很大的提高,深化、强化、活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学《寒山》:“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有山、小路、车、枫林、霜,特别是“白云深处有人家”给人以丰厚的想象力。文字就是窗口,无限风光只有通过文字窗口才能饱览无余,不能让文字的高墙遮挡孩子的视线,更不能让文字的高墙禁锢了孩子的视野,作卧井之蛙。诗歌文字虽少,但给学生的想象空间十分辽阔,老师一旦把学生引入到诗歌王国,学生就能扬长语言的魔鞭,旋转宇宙的空间,增强阅读能力。   四、诗歌的写作功效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了诗歌,还要与写作相结合,充分发挥诗歌教学的写作功效,通过诗歌的学习,充分吸收了语言营养,丰富想象,这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同时诗歌也启发了学生在生活中如何发现美、捕捉美、再现美、描述美,丰厚了生活基础和情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写作是有感而发、有情可叙、有志可言,感情充沛、真实,很容易摆脱学生腔,文章才显得有生命力。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诗歌讲完后,就诗歌的内容进行丰富,近似于扩写。比如《烟睹》:“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学生写道:“日落江面,江雾缭绕,诗人孑然一身,孤独彷徨,随着日落消去,夜幕降临,带给诗人无限惆怅,江水清清,月寒水清,诗人感觉到了远离家乡的寒凉。”一个小学生能够写得这样很不错了,老师还可以将诗歌加以改写,以不同文体出现,不仅加深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诗歌的语言功效   诗是语言的精华,诗歌语言以疑练著称,用词精准。这对于学生锤词炼句有着十分强大的功能,是其他文学体裁无法替代的。比如说《江南好》,“春风又绿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