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信普及知识
移动电话的演进——3G 3G网络——全名3rd Generation的缩写,中文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通称。3G技术的主要优点是能极大地增加系统容量、提高通信质量和数据传输速率。此外利用在不同网络间的无缝漫游技术,可将无线通信系统和Internet连接起来,从而可对移动终端用户提供更多更高级的服务。 3G系统主要包括:国际电信联盟(ITU)在2000年5月确定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主流无线接口标准 。 移动电话的演进 模拟时代: 摩托罗拉3200 第一款揭盖式手机: 摩托罗拉8900 第一款进入中国大陆的GSM手机:爱立信GH337 第一款可编铃声的手机:爱立信GH398 第一款全中文手机:摩托罗拉CD928+ 第一款折叠式手机:摩托罗拉掌中宝328C 第一款整合MP3音乐功能/带有移动存储器的手机:西门子6688 第一款WAP手机:诺基亚7110 网络通信的演进 通信网络的演进——概述 1969年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局(ARPA)主持研制的ARPAnet计算机网络投入运行。在这之后,世界各地计算机网络的建设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演变过程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69年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局(ARPA)主持研制的高级、从单机系统到多机系统的发展过程,其演变过程可概括为三个阶段: 1)具有远程通信功能的单机系统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已具备了计算机网络的雏形; 2)具有远程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计算机网络属于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 3)以资源共享为目的的计算机-计算机网络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的计算机网络才是今天意义上的计算机网络。 通信网络的演进——演变三阶段 (1)具有远程通信功能的单机系统 (2)具有远程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 (3)具有统一体系结构、国际化标准协议的计算机网络 通信网络的演进——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网络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所谓”计算机网络”,通俗地讲,就是将地理位置不同、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在协议控制下)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数据交换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发展趋势: (1)开放性方向发展 (2)一体化方向发展 (3)多媒体网络方向发展 (4)高效、安全的网络管理方向发展 (5)智能化网络方向发展 通信网络的演进——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分类: 按照地理范围分类 按照管理方式分类 按照数据传输方式分类 按照网络拓扑分类 按照用途分类 按照交换方式分类 局域网 (Local Area Network, LAN) 覆盖范围一般不超过数十公里,通常是一幢建筑物内、相邻的几幢建筑物之间或者是一个园区的网络。 广域网 (Wide Area Network, WAN) 覆盖范围通常为数百公里到数千公里,甚至数万公里,可以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甚至世界几大洲或整个地球。 城域网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MAN) 覆盖的地理范围介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通常为数十公里到数百公里的一座城市内。 通信网络的演进——计算机网络-地理范围 通信网络的演进——传输介质 通信 有线通信 无线通信 有线电通信 光纤通信 短波通信 微波通信 卫星通信 移动通信 双绞线 架空明线 同轴电缆 通信按信道分类 以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光纤通信系统为代表的和以综合业务数据网(ISDN)迅速崛起为标志的现代通信阶段 通信网络的演进——传输介质 光纤通信 双绞线 同轴电缆 折射角 入射角 包层 (低折射率的媒体) 包层 (低折射率的媒体) 纤芯 (高折射率的媒体) 包层 纤芯 物联网 物联网——概述 基本定义: “物联网” IOT:Internet of Things )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让所有的物品都与网络连接在一起,方便识别和管理。 从技术理解: 物联网是指物体通过智能感应装置,经过传输网络,到达指定的信息处理中心,最终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自动化信息交互与处理的智能网络。 从应用理解: 物联网是指把世界上所有的物体都联接到一个网络中,形成“物联网”,然后“物联网”又与现有的互联网结合,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达到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 物联网——概述 智能卡 条形码 二维码 GPS 传感器技术 网关 设备 近距离 通信 因特网 跟踪定位 高速 数据 网络 物联网——物联网在中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运动镜头的剪辑.ppt
- 运架一体机拆解II级安全交底.doc
- 运动学与质点动力学基础.ppt
- 运筹学(第3章 运输问题).pptx
- 运脾止泻法推拿治.ppt
- 辅助车辆检查培训课件.ppt
- 辽宁省辽阳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第21课桃花源记课件.ppt
- 近代化探索(改).ppt
- 近代物理实验闪烁计数器及伽马能谱测量.ppt
- 过电压课件-.ppt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