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带传动教学课件
带传动的张紧2 * 第八章 带传动 §8-1 带传动概述 §8-4 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 §8-5 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8-6 带传动的张紧装置 §8-2 V带和带轮 §8-3 带传动几何尺寸计算 §8-2 V带和带轮简介 b 0.7b 普通V带 窄V带 一、 V带种类: V带: 普通V带 窄V带 宽V带 应用最广 齿形V带 应用较广 联组V带 普通V带:型号有七种:Y、Z、A、B、C、D、E; 二、 V带型号: 窄V带:SPZ、SPA、SPB、SPC。 注意: V带的长度已标准化,称为基准长度Ld(公称长度)。 见表8-2 V带主要由四部分组成:顶胶层、承载层(承受基本拉力)、底胶层、包布层。 按承载层不同,V带有两种结构: 帘布芯结构、绳芯结构。 三、V带结构 四、 V带的截面尺寸(表8-1)及带轮轮缘尺寸(表8-10) 顶胶层 承载层 底胶层 包布层 帘布芯结构 绳芯结构。 ☆中性层的宽度称为节宽bp, 中性层所在带轮直径称为基准直径dd (V带带轮的计算直径,直径系列,表8-8) D 带轮的轮缘尺寸 P161 表8-10 ☆ V带楔角φ均为40°, 但带轮的轮槽角φ40°? (32,34,36,38) 40° 32° V带的截面尺寸(表8-1): 五 带轮轮辐的结构和尺寸计算 带轮包括三部分:轮缘、轮辐、轮毂。 材料:低速带轮(≤30m/s)用铸铁HT200,高速带轮用钢制。 结构:大带轮采用轮辐式结构,中小直径带轮采用腹板式或实心式。 P160.图8-14 实心式 腹板式 孔板式 轮辐式 带传动常用的一些几何尺寸,包括: 中心距a,带长L,带轮直径dd1 dd2, 带和带轮接触弧所对圆心角(包角) 1、带的长度计算: 2、中心距a: 对于V带传动,应根据计算长度L按表8-2选最接近的基准长度Ld. §8-3 带传动几何尺寸计算 θ/2 θ/2 3、小带轮包角α1 包角↑,承载力↑,∴α1是衡量承载力大小的一个指标。 α2 α1, 故只验算α1 。(记!) 4、带轮直径dd1 dd2 按表8-7选取。 θ/2 θ/2 §8-4 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 一、带传动的力分析 1、带传动的初拉力(张紧力)F0 、紧边拉力F1 、松边拉力F2: 假定带总长不变,且为理想弹性体,有:δ伸长= δ缩短 即: F1- F0 = F0- F2 因此有: 工作之前: F0 工作以后:紧边拉力F1 、松边拉力F2: 静止时 F0 F0 F0 1 2 工作时 n2 n1 1 2 F2 F2 F1 F1 F0 因此:紧边和松边的拉力差越大,有效圆周力就越大,功率就越大。 带传递功率: 3、带传动不打滑的条件: 2、有效圆周力F:带和带轮沿接触弧摩擦力的总和。 紧边 松边 o1 F1 F2 B A 以主动轮一边的带为研究对象: F = Ff F = Ff = F1 - F2 ↑而↑, 带传动即将打滑时,F1和F2 的关系如下: 右边: 为定值,左边: 随着 ,发生打滑。 a v u e F F = 2 1 当 反之,当P↑,F↑ → Fmax 当F超过Fmax,带和带轮间就会发生打滑。 所以,只有FFmax,带传动才不会打滑。 结论:(1) Fmax反映了承载力的大小, Fmax ↑,承载力↑,越不容易打滑。 (2) Fmax为关于α的增函数,α1α2 , Fmax1 Fmax2, 小带轮首先发生打滑。 (3) F0 ↑ ,Fmax↑,P↑,承载力越大。 (4) α↑,Fmax↑, P↑,承载力越大。 (5)uv↑,Fmax↑ P↑, 联立以上各式得出 即将打滑时最大有效圆周力: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小轮包角α1、初拉力F0 、摩擦系数uv越大,承载力越大。 4、离心力产生的拉力Fc 二、带传动的应力分析 1、由拉力产生的拉应力: 紧边拉拉应力: 松边拉拉应力: 张紧应力: 带绕过主动轮时,拉应力由σ1降为σ2 ;带绕过从动轮时,拉应力由σ2增为σ1。 2、由离心力产生的拉应力σc : 带绕过带轮作圆周运动时,引起离心力, 对带产生拉应力,作用于带的全长,随着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紧边 松边 o1 o2 F1 F1 F2 F2 B A 主动轮 从动轮 3、弯曲应力σb: 带绕过带轮时,带弯曲, 产生弯曲应力,弯曲应力发生在带与带轮接触弧处: 式中:E为弹性模量;h为带的高度,表8-1; σb1 σb2 紧边 松边 o1 o2 F1 F1 F2 F2 B A 因此:带轮直径越小,σb 越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老友记台词剧本第一季第1集中英双语左右对照.pdf VIP
- 2025年5月18日河南省事业单位联考《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pdf
- 2018年最新发布的ISO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标准条款中英文版..pdf VIP
- 中欧班列“齐鲁号”跨境物流供应链金融模式研究.pdf VIP
- 运动心理学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七年级历史数字故事——隋朝大运河课件.ppt VIP
- 旅游职业礼仪-全套PPT课件.pptx
- 2025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ppt
- 居民健康档案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5年秋季人教版7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新教材).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