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硐口村参与式扶贫规划
前 言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及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按照国务院扶贫办的部署,结合纳雍县猪场乡硐口村实际。紧紧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本着“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典型示范、分段实施”的原则。坚持贫困优先原则,以贫困村为主战场,贫困人口脱贫、群众增收致富为目标;依靠现代科技进步,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并重;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前瞻性为一体;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主辅结合、综合配套,机制创新,全面发展、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致富门路”的参与式扶贫开发路子。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环境整治等方面拟定本规划。旨在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 基本情况
第一节 自然概况及资源
一、地理位置
猪场乡硐口村位于纳雍西部、猪场乡政府驻地东部,距县城47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东面是湾子村,西面是猪场村、蛇场村,南面是大冲村及龙场镇联富村,北面是山脚村及昆寨乡中心村。全村下辖10个村民组,总面积9.54平方公里。
二、地质地貌及水文、气候特征
硐口村地势较高,南、北两面以山地山地为主,海拔1650-1800米之间,平均海拔1750米左右。属水资源困乏,且缺乏有效利用,全村里人畜饮水困难。高硐口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7-17℃,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长夏短,春秋相连,雨热同季。全年日照时数1500小时左右,无霜期180天左右。
三、土地资源
全村有耕地1317亩,其中大于25度800余亩;林地300亩;荒地1300亩;可利用荒地600亩;人均耕地0.7亩,人均耕地少,且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土地出产率较低。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为主。
四、生态环境状况
全村森林覆盖率不到15%。部分的乔木林和灌木林基本已被农户毁林开荒。只有少量的四旁树,土地垦植率高,陡坡开荒面积大,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第二节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一、人口构成
全村总户数398户,总人口1577人,少数民族人口1300余人(以彝族、苗族、蒙古族为主),占全村人口的85%以上;妇女 760人,占总人口的48.2%;总劳动力792人,其中,文盲132人,半文盲227人,小学文化程度325人,初中文化程度98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10人,其中:富余劳力362人,已输出劳力256人,其中:省内县外13人,省外215人,全年外出打工200余人。符合政策生育率85%以上,计划外生育和重男轻女现象在一些家庭仍然存在,个别家庭还在严重。
二、经济概况
农业总产值不足300万元,其中:农业190万元,牧业110万元。粮食总产量380吨,人均占有粮240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92.8万元,农村经济纯收入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及以下760人,占全村人口的48.2%。目前没有属于村集体、民办企业。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230亩;粮食播种面积700亩;大牲畜存栏数150头;猪存栏数642头;猪出栏数234头;羊存栏数43只;家禽存栏数950只,家禽出栏数65只;各类肉产量24.2吨。
三、基础设施状况
全村公路15公里,属晴通雨阻乡村土路。无村组便道路;有1个组还没有通公路。饮水困难户269户,饮水困难牲畜600头/只。
四、社会事业发展状况
有村有卫生室,无文化室,无农家书屋,无三网(远程教育网、宽带网、电视网)。有小学1所,无教师,学龄儿童286人,其中:女童138人;在校生200余人。
第三节 贫困状况及贫困原因
一、贫困状况及突出问题
目前,我村共有贫困户201户760人,占全村人口的48.2%;其中:低保户181户582人,占贫困人口的76.58%,占全村人口的36.9%;五保及因病因残丧失劳动力,需民政救济15户52人。通过民意调查了解,我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1、卫生饮用水资源严重缺乏,人畜饮水困难。
2、全村现有1个组未通公路。
3、全村人多地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地产出能力差,广种薄收,耕地质量差,工程性缺水较为突出,农业发展仍停留在传统耕作上。
4、没有一家企业。
5、危房还存在一部分,极少数人家还有草房。村落住房总体布局混乱,人畜混杂,村容村貌不好,人居环境差。
6、村民综合素质低,劳动技能差,缺乏技术和长远发展的创业眼光和自立精神,长期以小农经济为经济支柱,存在找机会短期致富的意识,“等、靠、要”思想严重。
7、村卫生室建设落后,医疗设备欠缺,缺乏医疗技术人员,群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