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眼外伤患者的心理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谈眼外伤患者的心理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邬艳月 司琴
( 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眼科医院 浙江台州 3 1 8 0 0 0 )
【摘要】目的:分析眼外伤患者的心理特征,探讨实施心理护理的意义。方法:观察眼外伤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心理反应,分析其心理状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通过耐心细致诚恳的思想工作,因人而异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解决心理问题,促进身心康复。结论:对眼外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缓解其应激心理,减轻眼外伤患者的心理焦虑, 使患者恢复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关键词】眼外伤 心理特征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5-0263-02
眼是人体的外露器官,容易受到各种性质的外伤,随着社会活动节奏加快,生产、生活与工作中发生眼外伤的机会越来越多[1] 。据统计、我国每年会有数百万到上千万人发生眼外伤,其后果严重、是目前儿童和青壮年单眼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眼外伤的防治是眼科防盲治盲的重要课题,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2]。此病多为突然发生,患者毫无思想准备,一旦发生,则伤眼疼痛、视力骤降或失明,患者表现出精神紧张、慌乱、悲观、失望、焦躁、恐惧,甚至不配合治疗。这些消极的心理反应,对疗效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我院自2009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眼外伤患者168例,通过实施有效的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患者的积极配合,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院眼科共收治眼外伤患者168例,单眼149例(88.69%)、双眼同时受伤19例(11.30%)。男130例、女38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63岁、其中以15岁~45岁最多。本组168例眼外伤,其中98例(58.33%)是由异物及利器所伤如:铁屑、玻璃、碎石、木刺、废弃注射器针头、小刀、钉子、剪刀、铁丝、竹签、树枝等引起;由砖、石块、拳头、木棍、球类引起的顿挫伤23例(13.69%);由气球、啤酒瓶等引起的爆炸伤11例(6.54%) ,车祸伤20例(11.90%) ,酸碱烧伤6例(3.57%) ,热灼伤10例(5.95%)。
2 心理特征分析
2.1 焦虑与恐惧心理: 焦虑与恐惧心理是眼外伤病人的最初的和最常见的心理反应。产生的原因有: 1) 担心预后, 担心视力能否恢复, 是否会致盲。2) 面临现实问题,如治疗、工作、费用、责任、今后的生活问题等等。3) 由于对手术缺乏足够的认识,患者往往关心手术成功率,担心手术意外,害怕术后出现并发症造成永久性失明。确定实行手术治疗时, 病人会产生对手术治疗的恐惧心理。4) 担心疼痛。眼外伤病人多是突然受伤, 缺乏长期生病的磨练, 希望没有任何痛苦地完成手术。5)由于突发事故,迫使病人停止工作,离开熟悉的工作、生活环境,来到陌生的病房, 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焦虑和恐惧的心理。
2.2 消极绝望心理:文化水平较低的患者, 伤情严重、经济无保障的患者, 表现程度较重。对伤后视力恢复无望,产生绝望、轻生心理,担心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影响自理能力,影响家庭婚姻及工作而丧失治疗信心。
2.3 依赖期待心理:多数患者术后有依赖心理, 患者由于缺乏医学知识, 对医护人员有过度的依赖性, 视医护人员为救星,对医护人员有过高的要求,对现代医疗技术存在不切实际的期望心理。
病人的情感变得脆弱、幼稚,事事过度依赖别人,即使过去独立性一向很强的人,也变得没有主见。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因素,对病人机体的康复、器官功能的锻炼起消极作用。
2.4 麻痹轻视:有些患者受伤早期视力损伤不严重,认识不到眼外伤的严重性,忽视诊治,甚至拒绝及时处理,延误治疗时机。
3 护理对策
3.1 热情接待患者,帮助患者尽快熟悉住院环境,对其表示尊重与关心,谈话语气要亲切和蔼,对行动不便的患者,应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其消除孤独感、寂寞感,缓解其焦虑情绪[3]。我们应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加强相关疾病的健康知识宣教,帮助其了解有关的治疗及护理常识,使他们懂得手术的必要性及安全性,使患者了解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性,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疾病的康复。
3.2 针对焦虑恐惧心理的措施:护理者应充分理解每个患者的情绪,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讲清积极配合治疗才是有可能康复的途径,使之消除顾虑,通过解释、示范、诱导、暗示等方法,转移其注意力,使患者学会放松,杜绝不良刺激。同时取得患者信任,带给其希望,使其面对现实,既能正视现实,又能正确理解人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