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耐药现状与抗生素的应用简化版PPT.ppt

细菌耐药现状与抗生素的应用简化版PPT.ppt

  1. 1、本文档共1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菌耐药现状与抗生素的应用简化版PPT

链阳菌素(Streptogramin)-1 是一种新的抗生素,其中RP59500由A、B两部分组成(quinuristin/dalfopristin),分别作用于不同部位,抑制蛋白质合成。 A组份使P位的肽酰基转移酶灭活,B组份使A位的氨基酰 tRNA 与P位的肽酰tRNA错位,从而使肽链形成抑制并使不完全的肽链释放。两组份联合的协同抗菌作用比单用强10倍。 大部分G+菌对该药高度敏感(MIC≤ 1mg/L);如MRSA、MSSA、MRSE、MSSE,溶血性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含环丙沙星和红霉素耐药株)、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含青霉素和红霉素耐药株)、单核李斯特菌、肺炎支原体、嗜血军团菌、产气荚膜菌。 链阳菌素(Streptogramin)-2 在法国已开始用quinuristin/dalfopristin治疗屎肠球菌中多重耐药株感染。 两种成份能同时被细菌所产生的酶修饰的概率,比单一成份被修饰的概率小几千倍,甚至更少。这种双靶位抗生素将是新药创造成的方向之一。 抗感染药物在体内的作用过程 用药剂量 吸收 分布 转化 排泄 疾病 基础 游离抗菌药物有效浓度 与 强度 抗生素的渗透 结合位点亲和力 耐药形式 宿主免疫力 抗生素后效应 抗菌活性 临床有效率 药动学(PK) 药效学(PD) 抗生素药效学评效指标 体外药效学研究: 药物与病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药物的最小杀菌浓度(MBC) 体外抗生素敏感测定虽然能反映抗生素的抗菌活性,但其表明抗生素在某一点的活性,不能体现抗生素杀菌的动态过程及不同浓度抗生素的抗菌过程。 抗生素药效学评效指标 体外药效学研究: 杀菌曲线 将受试菌与一定浓度的抗生素共同孵育,在不同时间点进行菌落计数,以时间为横座标,细菌数的对数值为纵座标绘制的曲线,可用不同抗生素浓度绘制多条杀菌曲线,如以1/4;1/2;1;2;4倍MIC浓度绘图。杀菌曲线的斜率反映出药物对细菌的杀菌速度。 妥布霉素的杀菌曲线 杀菌曲线的斜率反映药物对细菌的杀灭速度 C<MIC值时:杀菌曲线斜率为正值,随浓度增加,斜率逐渐减少。 C = MIC值时:杀菌曲线有两种情况,当曲线斜率呈负值,具杀菌作用。 当曲线呈近水平时,具抑菌作用。 C>4MIC值时:增加其浓度又有两种可能: 曲线斜率随之负增加,杀菌活性与浓度密切相关,为浓度依赖性抗生素。 斜率不再增加,杀菌作用不完全依赖浓度,为非浓度依赖性抗生素。 抗生素药效学评效指标 两种抗生素联合可以产生协同、相加、无关、拮抗作用 抗生素联合抗菌作用测定方法主要为棋盘法 FIC(联合抗菌分数)=MICA联/MICA+MICB联/MICB MICA联、MICB联分别为联合用药时A药与B药的MIC值 FIC数为 0.5、 0.5-1、1-2、 2时,两药联合的效果 分别为 协同 相加 无关 拮抗 典型的协同: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 磺胺+甲氧苄胺嘧啶 抗生素药效学评价指标 抗生素后效应PAE(post antibiotic effect): 细菌与抗生素接触一段时间,除去抗生素后,细菌恢复生长的延迟现象称为抗生素后效应。 * 一般抗生素对G+菌均有PAE * 对G—菌有抑制细菌核酸或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具有PAE,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具有PAE * 二性霉素B、氟胞嘧啶对真菌也具有PAE * ?—内酰胺类抗生素缺乏对G— 菌PAE,但碳青霉烯类有1-2小时PAE。 机体对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方面的指标 T>MIC模式图 T>MIC:药物浓度大于MIC的持续时间 时间依赖型抗生素: T>MIC大于给药间隔的40% 则可达到大于85%的临床疗效 T>MIC (h) 给药间隔 ×100%=? Cmax/MIC AUC/MIC T>MIC 抗菌MIC 评价指标的意义 时间依赖型抗生素 临床疗效的重要评价指标:T MIC大于给药间隔的40%,则可达到大于85%的临床疗效 耐药性方面的重要指标:AUC/MIC值越大越不容易出现耐药 浓度依赖型抗生素 临床疗效的重要评价指标:AUC/MIC值越大,临床疗效越好 耐药性方面重要指标:Cmax/MIC值越大,越不容易出现耐药。 二代口服头孢菌素常用剂量给药后对肺炎链球菌的PK/PD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