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络与养生---中医入门一点通讲座PPT
中脘穴定位 足三里穴 功能:该穴位于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 前缘一横指。 常灸足三里穴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驱邪防病之功效。 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艾罐灸 20~30分钟。 三、“四穴养生灸法”简介 艾条灸足三里 四、“冬病夏治”简介 4.手阳明大肠经 (头面疾病找大肠) 本经一侧20穴(左右两侧共40穴),其中15穴分布于上肢背面的桡侧,5穴在颈、面部。首穴商阳,末穴迎香。主治胃、肠等腹部疾病,神经精神方面病症,某些热性病,眼、耳、口、牙、鼻、咽喉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经脉所过部位之病症。 二、 中医经络理论简述 (四)十二经脉 5.手少阳三焦经 (奇难杂症理三焦) 本经一侧23穴(左右两侧共46穴),其中13穴分 布于上肢背面的正中线上,10穴在颈、侧头部。首穴 关冲,末穴丝竹空。主治胸、心、肺、咽喉病症,某些 热性病症和本经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二、 中医经络理论简述 (四)十二经脉 6.手太阳小肠经 (吸收不好找小肠) 本经一侧19穴(左右两侧共38穴),其中8穴分布于上肢 背面的尺侧,11穴在肩、颈、面部。首穴少泽,末穴听 宫。主治腹部小肠与胸、心、咽喉病症,某些热性病症, 神经方面病症和头、面、颈、眼、耳病症以及本经脉所 经过部位之病症。 二、 中医经络理论简述 (四)十二经脉 7.足太阴脾经 (疲劳透支健脾经) 本经一侧21穴(左右两侧共42穴),其中11穴分布于下 肢内侧面的前份,10穴分布于侧胸腹部。首穴隐白, 末穴大包。主治脾、胃等消化系统病症、泌尿生殖 系统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二、 中医经络理论简述 (四)十二经脉 8.足厥阴肝经(情志抑郁疏肝经) 本经一侧14穴(左右两侧共28穴),其中12穴分 布于下肢内侧,其余2穴位于腹部及胸部。首穴大 敦,末穴期门。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病症、神经系统 病症、肝胆病症、眼病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二、 中医经络理论简述 (四)十二经脉 9.足少阴肾经 (精气不足找肾经) 本经一侧27穴(左右两侧共54穴),其中10穴 分布于下肢内侧面的后缘,其余17穴位于胸腹部任脉 两侧。首穴涌泉,末穴俞府。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神经 精神方面病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某些病 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 二、 中医经络理论简述 (四)十二经脉 10.足阳明胃经 (消化不良找胃经) 本经一侧45穴(左右两侧共90穴),其中15穴分布于下肢 的前外侧面,30穴在腹、胸部与头面部。首穴承泣,末 穴厉兑。主治肠胃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 环系统某些病症和咽喉、头面、口、牙、鼻等器官病症,以 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二、 中医经络理论简述 (四)十二经脉 11.足少阳胆经 (节结肿瘤通胆经) 本经一侧44穴(左右两侧共88穴)。其中15穴分布于下肢的外侧面,29穴在臀、侧胸、侧头等部。首穴瞳子髎,末穴足窍阴。主治胸胁、肝胆病症、热性病、神经系统病症和头侧部、眼、耳、咽喉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二、 中医经络理论简述 (四)十二经脉 12.足太阳膀胱经 (颈肩头背靠膀胱) 本经一侧67穴(左右两侧共134穴),其中49穴分布于头面部、项部、和背腰部之督脉的两侧,余18穴则分布于下肢后面的正中线上及足的外侧部。首穴睛明,末穴至阴。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精神方面、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病症和热病,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 二、 中医经络理论简述 (四)十二经脉 督脉 本经穴,1名1穴,计28穴,分布于头、面、项、背、腰 、骶部之后正中线上。主治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 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病症,以及热性病症和 本经所过部位之病症。 二、 中医经络理论简述 (五)督 脉 本经穴1名1穴,计24穴,分布于面、颈、胸、腹的前正中线 上。主治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病 症,以及寒性病症和本经所经过之部位的病症。 任脉 二、 中医经络理论简述 (六)任脉 “腧”、“输”、“俞”三者均指腧穴。 腧穴:是对穴位的统称;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 特殊部位。 输穴:是对五输穴中第三个穴位的专称; 俞穴:专指特定穴中的背俞穴。 人体的腧穴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的施术部位。腧穴与经络、脏腑、气血密切相关。针灸通过经脉、气血、腧穴三者的共同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 二、 中医经络理论简述 (七)腧穴 腧穴的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糖尿病用药安全及指导-讲座PPT.ppt
- 糖尿病查房PPT.ppt
- 糖尿病有关知识及内分泌系统常用药物PPT.ppt
- 糖尿病护理查房终极版PPT.ppt
- 糖尿病用药指导PPT.ppt
-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 微血管病变PPT.pptx
- 糖尿病病人的业务学习PPT.ppt
- 糖尿病疾病查房PPT.ppt
-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ppt
- 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计划.pptPPT.ppt
- 2025山东威海市乳山南站招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模拟题).docx
- 2025山东大学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研究院非事业编制人员招聘1人笔试备考试题含答案详解(实用).docx
- 2025山东临沂蒙阴县教育和体育局引进优秀人才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docx
- 2025年贸易数据在贸易风险防范中的应用方案.docx
- 2025年家居建材行业消费者需求预测剖析方案.docx
- 政府项目2025年资金申请材料规范及案例分析方案.docx
- 2025年政策导向解读方案绿色金融政策对中小企业影响分析.docx
- 5G通信设备2025年预算预测分析方案.docx
- 产业创新视角下的智慧城市建设方案2025年发展蓝图.docx
- 2025年消费者智能家居产品市场增长动力分析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