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教师课堂用语新编-江苏如皋搬经中学.DOC

赏识教育教师课堂用语新编-江苏如皋搬经中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赏识教育教师课堂用语新编-江苏如皋搬经中学

如皋市搬经中学校本教材 赏识教育读本 让生命之树舒展 使个性之花开放 主编 许金波 周爱国 编者 许金波 周爱国 洪海军 徐海峰 审校 洪海军 赏识教育读本 ·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威廉·杰姆 ·靠一个美好的赞扬,我能活上两个月。 ——马克·吐温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陶行知 ·鲜花和掌声只能肯定某些人的成绩,却不能否定多数人的价值,只要你是在真实地生活,就能活出一个真正的自我;那么即使所有的人,哪怕是老师,把目光投向别处,把掌声送给他人,你还会拥有最后一个观众,那就是你,你还可以为自己鼓掌。这就是自信,自信的力量是无穷的。——搬中人 主编 许金波 周爱国 编者 许金波 周爱国 洪海军 徐海峰 审校 洪海军 序 言 郁达夫曾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同样,没有先进教育理念出现的学校是可怜的,而有了先进教育理念却不知道传承、弘扬、践行的学校也将注定是没有希望的。 搬中人是自豪的,因为早在上世纪末,我们就已于古今中外众多教育思想中披沙拣金,选择了赏识教育并以课题的形式对赏识教育加以研究,形成了“以爱为本,为成功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 搬中人是智慧的,因为近二十年来搬中人一直在赏识教育的道路上不断跋涉,不断探索,不断丰富本校赏识教育的内涵。 薪火相传,岁月如流,前人栽树后人凉。 赏识教育之树,前人已栽,后人当以修枝、理叶、浇水、施肥,赏识之树方能茁壮成长,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赏识教育之书,前人已写,后人当以丰富、提炼、传承、践行,赏识理念方能适应时代,扎根人心,绵长永续。 这一读本的编撰是对搬中近二十年特色创建的一次小结。我们无法断言反响是如何强烈,但我们能肯定过程的充实与美丽。只要假以时日,我相信这一读本会使我们的人生更充实、更丰富、更完美! 它是一本很好的校本培训用书: 新教师读它,会了解搬中特色,以爱为本,为自己的成功人生奠基; 老教师读它,能温故而知新,新旧思维的碰撞,一定会形成智慧的火花; 班主任读它,秉持爱心,善于引导,你的班级将会充满自信,充满自豪; 校领导读它,善于发现,善于欣赏,所有老师都将充满快乐,倍感幸福; …… 教育从来都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社会、家庭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 它还是一本很好的家长学校用书: 家长读了它会成为忠实的欣赏者,给孩子足够的爱与自信,然后放飞; 家长读了它便拥有了一盏永恒的明灯,孩子的眼里看到的将是光明的前途; …… 流泽所至,草木逢春,赏识是每个孩子生命成长中不可或缺的氧气,一册在手,满纸芳华,让我们拭目以读,愿你的赏识教育之树早日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目 录 第一篇 追本溯源 释义赏识 赏识与赏识教育……………………………………6 第二篇 科研引领 践行赏识 搬经中学赏识教育大事记…………………………9 搬经中学赏识教育实施方案………………………12 搬经中学赏识教育教师课堂用语选编……………29 赏识教育中的惩戒--《搬经中学有氧惩戒办法》36 第三篇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当代赏识教育之父--周弘的几次“觉醒”………44 周弘赏识教育概论…………………………………52 第四篇 家校携手 赏识教育 让孩子成长的赏识雨露……………………………59 倾听花开的声音—孩子等待您的赏识…………81 第五篇 赏识历程 幸福人生 本校赏识教育案例…………………………………101 外校赏识教育案例…………………………………132 新课改背景下“赏识教育”的问题与反思………164 第一篇 追本溯源 释义赏识 赏识与赏识教育 赏识这一概念有它自己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国古籍中很早就有“赏识”两个字,但它们是两个概念,各有不同的含义。在我国古代,“赏”的含义是多方面的。“赏不加于无功。”(《韩非子·难一》)“欲取鸣琴弹,根无知音赏。”(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善则赏之。”(《左传·襄公十四年》)“赏贤使能以次之。”(《荀子·王霸》)可见,赏有赏赐、奖赏、欣赏、赏识、称扬、尊重等意。“识”有知道、认识、知识、见识、刚才等意。宋代《欧阳修传》说:“奖引后进,为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因此“赏识”是指认识到别人的人才或作品的价值而加以重视或赞扬。 把“赏识”与教育合在一起而成为赏识教育,开始于春秋时期的孔子,他在论语中有许多这样的思想。《论语》中记载了子夏(孔子的弟子)读到《诗经》的“巧笑倩兮”这首诗时,发挥引申出实行礼要有它的客观重要条件,在说诗时能够死书活读。对此,孔子大加称赞,说子夏懂得了读诗的方法。后来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