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基因工程制备防治对虾白斑综合症药物的研讨.pdfVIP

蓝藻基因工程制备防治对虾白斑综合症药物的研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藕建IH 第三届海洋生物高技术论坛 2005.08.19-23 蓝藻基因工程制备防治对虾白斑综合症药物的研究 邓元告1施定基2张春莉2宋东辉1赵兴贵1张越男1 (1.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和工程学院,天津300457 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光合研究中心,北京100093) 1对虾白斑综合症的危害及研究历史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virus,简称WSSV),是目前对虾养殖业中危害 spotsyndrom 最严重的病毒之一,能感染几乎所有的虾类、蟹、螯虾等甲壳动物,该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 是通过摄食从u进入体内,并进行全身性感染。感染后标志性的病理症状为皮下、甲壳及附 肢出现白色斑点,WSSV具有很高的侵染性和复制能力,可广泛感染对虾的皮下组织(包括 甲壳下上皮、胃上皮、后肠上皮、鳃等)、造血组织、结缔组织、触角腺、血.淋巴等组织细 胞。从90‘F代初发现该病毒以来,已遍及亚洲主要对虾养殖国家和地lx:,并传播到北美和 中南美,给养殖造成巨大的损失。1993年来,自斑综合症病毒引发我国大面积爆发对虾病毒 性疾病,流行广,致死快,3.10天致死率为100%:1999年,对虾白斑病给巴拿马的对虾养 殖业带来了灭顶之灾,90%的养虾厂倒闭,数千人失业,经济损失达1亿美元。 对虾病毒病是海水养殖中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也是制约海洋生态和海水养殖发展的 瓶颈问题之一。目前,对虾白斑综合症一直没有一种完全有效的防治办式。 近10年来,对虾向斑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Chang等(1996)、 宿上范围,DNA复制和形态发生做了报道,从分子水平开始对对虾白斑病毒的感染和致病机 理进行了研究。1999年中美学者合作首次完成了它基因组305kb的全序列测定。这项由徐洵 Hulten等(2001) 院七j二持的研究,评为当年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徐洵等(1999)、Van 和Tsai MF等(2002)1。中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与黄海研究所、中科院海洋所合作在国内外 首次把对虾自斑病毒的VP-28基测转入蓝藻表达成功(张春莉等2003)。 2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囊膜蛋白VP28及其在该病防治中的重大意义 白斑杆状病毒(wSSV)是感染对虾和甲壳类动物的大DNA病毒。病毒粒子至少包括5 的基冈可能是从同一祖先基测进化jfd来。目前还不能完全确定WSSV系统感染和进入对虾的 方式,以及在这些过程中这些蛋白的作用。 对丁..一些病毒来说,结构蛋自如外壳蛋白在感染其宿主中起到关键的作用。2000年, Burton等报道病毒囊膜上的突起和其抗体结合,阻lI:病毒吸附在细胞表面,进入细胞,或病 389 福建lr】 第三届海洋生物高技术抡坛 2005.08.J9.23 毒脱壳。Van 在对虾全身感染中赢接起作用。 3利用蓝藻基因工程制备对虾白斑综合症口服疫苗 蓝藻(又称为蓝细菌或蓝绿藻),是一群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能进行放氧光合作用的原 核生物,其生长速度快,培养成本低,能规模培养,通常不含内毒素,含蛋白酶较少,产物 不彤成包含体等优点,是表达外源基闪的优良宿主之一,如果利用蓝藻基因工程制备口服剂, 可简化下游T艺,还可进行光反应器规模培养。然而,用蓝藻表达外源基因还存在表达效率 较低等问题。外源基因在蓝藻中表达80年代中期才成功,几十年来国内外在蓝藻种表达的 外源基因约有几十个,其中具有应用前景的有20多个,如解氯基因、肿瘤坏死闳子基因、 表皮生长恻子基因等,土要用二Ji处理环境污染和制备重组药物。1988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 所开始了蓝藻分子生物学和基凶工程的研究,在蓝藻中表达成功了12个外源基因,至今是 幽内连续成功的在蓝藻中表达外源基因的唯一研究集体,也是国际上用蓝藻作宿主表达外源 基凶最多的研究集体。 Beachy等(1986)发现,经遗传转化的植物产生对病毒抗性。这一发现,已广泛应用于 植物病毒的预防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