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肺总神经损伤护理.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肺总神经损伤护理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谈肺总神经损伤护理 王夕英1 姜华华2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中心医院266041;2.山东省即墨市人民医院266200)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62-011   发病原因腓总神经是坐骨神经的分支,由于腓总神经在腓骨颈部,位置表浅,并在骨的表面,周围软组织少,移动性差,易在该处受损,如夹板,石膏压伤及手术误伤; 膝关节韧带损伤合并腓总神经损伤亦非罕见;危重患者长期卧床,下肢在外旋位也可压伤。   2 病理生理腓总神经于蝈窝沿股二头肌内缘斜新外下,经腓骨长肌两头之间绕腓骨颈,即分为腓浅、深神经。前者于腓骨长、短肌间下行,小腿下1/3穿出深筋膜至足背内侧和中间。后者于趾长伸肌和胫前肌间,贴骨间膜下降,与胫前动、静脉伴行,于拇、趾长伸肌之见之足背。支配小腿前外侧伸肌群及小腿前外侧和足背皮肤。腓总神经易在蝈部及腓骨小头处损伤,导致小腿前外侧伸肌麻痹,出现足背屈、外翻功能障碍,呈内翻下垂畸形。以及伸拇、伸趾功能丧失,呈屈曲状态,和小腿前外侧和足背前、内侧感觉障碍。   3 腓总神经损伤临床表现介绍:   3.1 腓深神经损伤腓深神经支配踝关节背伸肌与趾伸肌,因此,神经断伤后,即出现足下垂、踝关节不能背伸、足趾不能背伸。 当足底放在地板上时,不能举起足的前部和足趾。拇趾和第二趾背面相对缘的皮肤感觉缺失。当腓浅神经正常时,由于腓骨长短两肌的作用,足可趋向外翻,当行路时更为明显。   当腓深神经在胫前肌与趾长伸肌分枝以下断伤时,除拇趾不能背伸外,其他足部运动均无障碍,皮肤感觉缺失范围同上。   3.2 腓浅神经损伤由于腓浅神经支配的肌肉(腓骨长、短肌)主要的功能是使足外翻。因此,神经断伤后足即不能外翻,当踝关节背伸时,足即趋向内翻姿势。   皮肤感觉障碍限于小腿外侧下2/3及大部足背皮肤。由于邻近皮神经能够迅速代偿,故某些病例仅是皮肤感觉减退。   3.3 腓总神经损伤其症状与腓浅、腓深两神经同时损伤相同。   特点如下:⑴足呈马蹄内翻样畸形,即足下垂和足内翻;⑵足趾不能背伸,长久后可产生爪形足,即跖趾关节背伸,趾关节屈曲;⑶皮肤感觉缺失范围限于小腿外侧与足背,亦可因邻近皮神经代偿,而感觉仅出现减退现象。   4 腓总神经损伤护理A、预防护理(术前)1、患者及家属应重视,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2、保持患肢中立位。3、患者及技术学会观察患肢足背伸外翻功能,伸趾功能、小腿前外侧和足背前内侧皮肤感觉功能,特别是消瘦患者,更应重视,若出现足背伸、外翻、伸趾无力或不能,小腿前外侧和足背前内侧皮肤感觉迟钝,麻木,应考虑腓总神经损伤,查找致伤原因,及时解除压迫,以减轻肺总神经损伤。4、患者掌握正确的下肢锻炼方法,股四头肌收缩,足背伸10 秒后屈10 秒,每次20-30 分钟,每日3-4 次。   B、预防护理(术后):1、下肢麻醉一消除,应立即观察小腿及足部感觉、运动功能,压迫原因如能及时解除症状多可自行缓解。2、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外展中立位,同时将一小枕或垫放在膝后,膝关节能有效较好的屈曲,使患者更舒适。3、避免外固定物压迫腓骨小头,下肢夹板、石膏及膝关节固定套等外固定后,应注意观察其松紧度,若固定太紧,应及时在腓骨小头与外固定物之间垫上衬垫,避免外固定物压迫C、运动疗法:1、积极的运动功能训练使肌肉有节律收缩,从而改善肌肉及周围血液循环,维持其功能,延缓肌肉失用性萎缩,为肌肉迎接神经再生创造条件。2、根据肺总神经所支配肌肉的肌力而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与运动量。3、肌力三级以下时,进行被动活动,助力运动、主动运动,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肌肉疲劳,随着肌力的增强,逐渐减少助力。4、肌力三级或以上时,进行抗阻训练,以争取肌力最大程度的恢复。5、治疗方法为每天1次,每次40分钟每周训练5 次,共治疗30 次。   运动疗法注意事项:1、患肢感觉差,特别是被动训练时,如果用力过猛,轻者可造成肌肉和韧带拉伤,重者可造成关节脱位或骨折。2、功能锻炼时要循序渐进,主要是小腿的屈伸和足的背屈、外翻及足趾的屈伸运动,可与局部按摩同时进行。3、但病情有所缓解时要进行主动运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