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前自学中的资料搜集.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语文课前自学中的资料搜集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谈语文课前自学中的资料搜集 吉林省集安市榆林中心校(134200)周 琳 李庆荣   在语文的学习过程当中,既有“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的正面引导,又有“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殷切劝说;也有“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的形象比喻;又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亲身体会。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提高语文素养,丰富学科知识,倘若只局限于教材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其实,课前的搜集,对语文学习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它会让学生获得教材之外的更多信息。   1 课前搜集带给我们的文学常识在语文课本中,每每遇到一些名家的作品时,教师都可以让学生去查阅工具书,了解这些名家的相关资料。从中我们能了解到他们的生活年代、曾用名及代表作品等方面的知识。   比如,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时,??前让学生搜集季羡林先生的资料。因为学生对季先生比较陌生,通过课前搜集,学生会了解到季先生是中国当代学者、文学翻译家。   他翻译了很多文章,并著有《印度简史》、《印度古代语言论集》等作品。   再如,在学习《猫》这篇课文时,通过课前搜集作者的资料,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了老舍。学生知道了老舍是现代著名的小 说家、戏剧家,他的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茶馆》、《龙须沟》、《四世同堂》等。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他还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还如,在学习《汤姆?\u32034X亚历险记》时,学生利用书籍、网络,积累到马克?\u21520X温是美国著名小说家,二十年中他相继完成了《乞丐王子》、《密西西比河》等四大名著,在世界文坛上享有盛名……   当然,语文教材中所涉及的著名作家不胜枚举,其中很多名家的资料,都可以通过课前搜集获取。这些名家的信息,让学生对作者产生敬佩之情,并由此对他们的作品产生兴趣。另外它更能丰富学生们的文学常识,也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课前搜集带给我们的历史性知识有些课文离学生生活时代较远,为了让他们更好地解读文本,教师可以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通过搜集资料,可以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对文章的内涵理解得更加深刻。   例如,学习《示儿》这首诗时,学生应搜集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只有这样才能悟透陆游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不但理解了诗歌,更触及到了宋朝分北宋、南宋,以及北方大好河山长时间被金兵侵占等一些历史史实,岂不一举多得?   我们所学的课文中,有许多的内容都可以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到某些历史。像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可以搜集到“安史之乱”的历史知识;像学习《七律?\u38271X征》时,可以搜集到长征的起止时间、途经地区,以及反围剿等方面的历史……   3 课前搜集给我们带来的科学性知识讲析课文时,有时所涉及到的一些科学性很强的知识,与其让老师直接“灌”给学生,倒不如让学生借助查阅书籍、访问、上网等方法去搜集这些科学资料。像学习《两小儿辩日》时,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既很好地帮助学生诠释了古文,又让学生明白了“早晨和中午的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一样的”。由于视觉的误差、错觉,让人错误地认为“太阳早大午小”;由于太阳的直射、斜射,才导致“太阳晨凉午热”……这些科学知识是文本中找寻不到的。   在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时,学生通过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了溶洞的形成过程及其化学成分。知道了石笋是溶洞底部直立的一种碳酸钙沉淀物,它是由洞顶的水滴到洞底后,水分蒸发,水中的碳酸钙沉淀下来,由少积多,由下向上增长,形如笋状,所以叫石笋。还知道了石钟乳又名“钟乳石”,倒挂在溶洞顶部向下生长的一种碳酸钙沉淀物。当地表水或降水沿着熔岩裂缝下渗至洞顶时,因水的蒸发及二氧化碳的散失,使溶在水中的碳酸钙沉淀下来,慢慢增长,具有同心圆状结构,形状如钟乳,故名“石钟乳”。这些都丰富了学生科学方面的知识。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其中之理大家都晓得。只要教者真正地注重课前搜集,让学生结合教材去搜集相关知识,并把它整理记录下来,然后又能在语文课上交流、汇报,教师并加以适当地指导、梳理……这样有始有终、持之以恒,可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增强了阅读能力,并且积累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对学生真是大有裨益!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