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医诊断学(终)
;正常心电图顺口溜;正常心电图; 心电图各部分的正常范围及其变化的主要意义:
一、P波
1.形态正常的P波多数导联呈顿圆形,可有轻微切迹。
2.方向 窦性P波在aVF导联倒置,在Ⅰ、Ⅱ、aVF和V3-V6导联直立,其余导联可以直立、低平、双向或倒置。若P波在aVR导联倒置,称为逆行性P波,表示预激起源于房室交界区。
;3.时间 正常P波时间小于等于0.11S.P波时间大于0.11S,且切迹双峰间距大于等于0.04S,表示左心房肥大或心房内传导阻滞。
4.电压 肢体导联电压小于0.25S,胸导联小于0.20mV
;二、P-R间期
称为房室传导时间,代表从心房开始激动到心室激动开始的一段时间。成人心率在正常范围时,P-R间期为0.12-0.20S。P-R间期随心率及年龄而异,年龄越小或心率快时P-R间期较短。
P-R间期延长见于房室传导阻滞。
;五、J点:QRS的终末部与S-T段起始部的交界点称为J点。
六、S-T段:在任何导联S-T段下移不得超过0.05MV。S-T段上抬VI-V3导联不得超过0.03MV,其他导联不得超过0.01MV.
;七、T波
1.形态:不对称宽大而光滑的波,前支较长,后支较短。
2.方向:正常情况下与QRS波群主波方向一致。
3.电压:在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T波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
八、Q-T间期
九、U波
;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一、心肌缺血;★ 1.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ACI)
突然发病,发作时可出现心绞痛。
心绞痛的概念:
是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1)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普通型或典型心绞痛)
临床特点; ★ ECG特点。
(2)变异型心绞痛(自发性心绞痛)
临床特点; ★ ECG特点。;2.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CCI)
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心肌慢性缺血。
临床表现可无症状或隐匿型,休息状态下ECG约2/3出现心室复极受影响的ST-T异常变化表现。
★心电图除aVR导联外,
S-T段下移在临床心电图分为:缺血型和近似缺血型两种以缺血型最有诊断意义。
(1)S-T段改变
1)缺血型S-T段下移的ECG表现
2)近似缺血型S-T段下移的ECG表现
(2)T波的改变
;;二、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的三大病理改变;(二)心肌梗死的基本图形及产生机制
1. 面对梗死区的心电图导联表现
(1)缺血型T波改变
心内膜下心肌缺血,复极迟缓;
心肌全层缺血,复极顺序发生改变。
★ 冠状T波:
是指当心肌缺血由心内膜发展到心外膜时
该处心肌复极迟缓,使复极顺序与正常相反
由心内膜向心外膜面进行,因而在心外膜面
记录到两支对称尖而深的倒置T波称之。
; (2)损伤型S-T段移位:
面对损伤部位导联:
S-T段上抬,甚至与T波融合呈单向曲线弓背向上;
(3)坏死型Q波:
已坏死的心肌不能恢复为极化状态,也不能除极产生动作电流,但其周围正常心肌仍正常进行除极,故心室除极的综合向量背离梗死区。;S-T段损伤图形;2.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特征性表现
(1)面对梗死室壁心电图导联特征性表现:
1)异常Q波;
2)S-T段抬高甚至与T波融合呈单向曲线弓背向上;
3)T波倒置,冠状T波等指示性改变。
(2)背离梗死室壁心电图导联特征性表现:
1)无异常Q波;
2)R波增高;
3)S-T段下移;
4)T波直立而高耸等对应性改变。;(三)心肌梗死心电图的演变与分期
1.早期(超急性期)
梗死时间:发病后数分至数小时。
ECG表现:
(1)巨大高耸T波;
(2)S-T段呈斜升抬高;
(3)有对应导联改变。
; 2.急性期
梗死时间:梗塞后数小时至数周。
ECG表现:
(1) S-T段呈弓背型抬高并与T波融合呈单向曲线;(损伤型)
(2)坏死型Q波;
(3)T波呈对称性倒置,并逐渐加深;
(缺血型冠状T波)
(4)有对应导联改变。
; 3.近期(亚急性期)坏死和缺血为主
梗死时间:梗塞后数周至3个月。
ECG表现:
(1)坏死型Q波持续存在;
(2)S-T段改变逐渐恢复正常;
(3) 冠状T波的动态变化。
(逐渐变深、变浅、恢复直立或恒定不变)
; 4.陈旧性期(愈合期)
梗死时间:梗塞后3个月至数年。
ECG表现:
(1)常留有坏死型Q波或QS波;
(2)ST-T可正常;
(3)冠状T波可恢复正常或恒定不变;
(4)R波电压可比梗塞前降低。;常见左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定诊断位;心房颤动;;;实验室检查;(二)红细胞(RBC)
1.正常值:男性成年 4.0-5.5×1012g/L
女性成年 3.5-5.0×1012g/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01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ppt
- (新课程)高中数学《1.3.1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课件1 新人教A版选修2-2.ppt
- 02_核磁共振波谱仪.ppt
- 02现代化办公设备.ppt
- 0310头晕.ppt
- 03 呼吸功能监测仪器—麻醉设备学.ppt
- 04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ppt
- 04数值变量的统计描述1.ppt
- 01-视频基础知识模块.ppt
- 06-呼吸与运动.ppt
- 人教版英语5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部编人教版2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课件含单元及专项复习.pptx
- 人教版8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8月修订).pptx
- 教科版(2017版)6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课时练.pptx
- 人教版PEP版6年级英语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2年12月修订).pptx
- 部编人教版2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件(2021年春修订).pptx
- 人教版数学6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3年教材).pptx
- 湘少版5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春修订).pptx
- 人教PEP4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 [2}.pptx
- 人教版6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